[发明专利]氧化亚铜纳米粒在制备治疗膀胱癌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88356.4 申请日: 2018-07-18
公开(公告)号: CN108785326A 公开(公告)日: 2018-11-13
发明(设计)人: 许传亮;熊巧;任乾;王野;曾蜀雄;刘安伟;刘飞;薛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 许传亮;熊巧;任乾
主分类号: A61K33/34 分类号: A61K33/34;A61K9/14;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怡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6 代理人: 牟俊玲
地址: 200433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氧化亚铜 纳米粒 膀胱癌 制备 治疗 选择性抗肿瘤 膀胱肿瘤 肝肾毒性 临床应用 纳米材料 纳米药物 纳米制剂 体外实验 药物治疗 用药选择 重要器官 动物体 复发率 代谢 化疗 应用 损害 预防 发现
【说明书】:

发明提供氧化亚铜纳米粒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膀胱癌药物中的应用。纳米药物氧化亚铜纳米粒具备纳米材料的优良特性,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性抗肿瘤作用,同时,氧化亚铜纳米粒可在动物体快速代谢,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及其他重要器官损害,安全性较高。本发明为氧化亚铜纳米制剂开辟了新的用途,为膀胱癌的化疗治疗提供新的用药选择,以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氧化亚铜纳米制剂在制备膀胱癌化疗药物及膀胱癌灌注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九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占第六位,在所有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随着科技的进步,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创新,然而,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未得到明显改观。

抗肿瘤药物治疗是除手术外,治疗和预防膀胱癌的重要手段。膀胱灌注治疗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BIC,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术后复发率,化疗可提高晚期膀胱癌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当前常应用于临床的膀胱灌注药物和化疗药物依然存在药物副作用大、应答率不理想、耐药等问题,需要对新型膀胱癌抗肿瘤药物开展探索和研究。与传统抗肿瘤药物相比,纳米材料粒径小,基本颗粒尺寸在1nm到100nm之间,纳米尺寸颗粒具有独特的表面特性以及光、磁等物理性质。研究发现,纳米药物在药物递送、靶向肿瘤细胞及渗透能力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现有技术文献1(Ye Wang,Xiao-Yuan Zi,Juan Su,Hong-Xia Zhang,Xin-RongZhang,Hai-Ying Zhu,Jian-Xiu Li,Meng Yin,Feng Yang,Yi-Ping Hu. Cuprous oxidenanoparticles selectively induce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2:7 2641–2652)初步证明氧化亚铜纳米材料对宫颈癌、前列腺癌细胞具备杀伤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将氧化亚铜纳米材料用于治疗膀胱癌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膀胱癌抗肿瘤药物应答率不理想、过敏反应、毒副作用、及耐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能治疗和/或预防膀胱癌的药物。

本发明人经研究发现,氧化亚铜纳米材料在多种膀胱癌细胞系中均具抗肿瘤作用,具备成为一种良好的新型膀胱癌化疗药物和灌注治疗药物的优秀潜质。

本发明提供了氧化亚铜纳米粒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膀胱癌药物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纳米药物氧化亚铜纳米粒具备纳米材料的优良特性,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性抗肿瘤作用,同时,氧化亚铜纳米粒可在动物体快速代谢,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及其他重要器官损害,安全性较高。本发明为氧化亚铜纳米制剂开辟了新的用途,为膀胱癌的化疗治疗提供新的用药选择,以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优选地,所述药物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化疗药物。

优选地,所述药物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药物。

优选地,所述氧化亚铜纳米粒的粒径为40-110nm。

附图说明

图1是氧化亚铜纳米粒的X线衍射图。

图2是氧化亚铜纳米粒的紫外吸收光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传亮;熊巧;任乾,未经许传亮;熊巧;任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8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