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植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8481.5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月;王瑛;秦恒飞;刘维桥;傅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多元醇 高活性 制备 高分子材料技术 环氧乙烷封端 双金属氰化物 催化剂作用 多元醇反应 环氧植物油 不饱和度 环氧乙烷 伯羟基 甲醇钾 聚氨酯 催化剂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植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环氧植物油与多元醇反应制得高羟值植物多元醇;(2)选用双金属氰化物做催化剂,让植物多元醇与环氧乙烷反应,在甲醇钾作用下再以环氧乙烷封端,制得高活性植物多元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高活性植物多元醇伯羟基含量高、不饱和度低,满足特殊聚氨酯的制备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植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建筑、新能源、汽车制造、环保产业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潜能,未来我国对聚氨酯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目前,用来制备聚氨酯的聚醚多元醇原料主要来源于化石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全球石油储量日渐匮乏,石油价格的不断变化导致聚醚多元醇价格波动很大,并且石油基聚醚多元醇所制聚氨酯材料降解性能差,这一系列的污染造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植物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以其作为制备多元醇的基础原料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所得聚氨酯材料热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为满足聚氨酯在软泡、硬泡、密封剂、弹性体等方面的应用,研制的植物多元醇就需要具有足够高的活性与多异氰酸酯参与反应。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作催化剂制备聚醚多元醇研究以来,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研究得到广泛应用。DMC催化作用具备一定的优势,催化剂活性高,所得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分布窄,但正因为DMC催化剂活性很高,极易引起EO自聚,所得聚醚多元醇多为仲羟基,与多异氰酸酯反应活性低,在制备特殊用途聚氨酯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高活性植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活性植物多元醇伯羟基含量高、不饱和度低,满足特殊聚氨酯的制备需求。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活性植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环氧植物油与多元醇反应制得高羟值植物多元醇;
(2)选用双金属氰化物做催化剂,让植物多元醇与环氧乙烷反应,在甲醇钾作用下再以环氧乙烷封端,制得高活性植物多元醇。
优选的,该制备方法具体的为:
(1)以0.1-0.5g KOH为催化剂,环氧植物油与多元醇按2:0.8-1配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压力0.1-0.5MPa,聚合成植物多元醇;
(2)在自动釜中以此植物多元醇为起始剂,在0.05-0.5g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作用下,用惰性气体置换空气后,升温至80-115℃,保温下引入环氧乙烷(EO),多元醇起始剂与环氧乙烷配比为5:0.8-1,保温熟化5-10min,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引入甲醇钾,以相同量的环氧乙烷封端,得到高活性植物多元醇。
优选的,所述高活性植物多元醇的伯羟基含量占比70-85%,植物多元醇的不饱和度为0.005-0.0065mmol/g。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钾。
优选的,步骤(1)中反应条件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压力为0.1-0.5MPa。
优选的,步骤(2)中植物多元醇与环氧乙烷反应条件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温度为80-115℃,保温熟化时间为5-10min。
优选的,步骤(2)中甲醇钾与植物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50-80。
优选的,所述环氧植物油为环氧大豆油、环氧棉籽油、环氧亚麻油、环氧橡胶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多元醇为二甘醇、三甘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8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