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贝壳的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8617.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张研;路珂华;陈诗佳;梁云超;孔梦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砖 贝壳 制备 石子 保温隔热性能 节能建筑 天然石材 填充泡沫 再生利用 粗骨料 发泡剂 高效能 减水剂 建材化 重量份 质轻 废弃 水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壳的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该混凝土砖包括以下重量混合的原料,水泥200‑500份,石子200‑700份,贝壳100‑300份,砂500‑700份,发泡剂0.5‑5份,水150‑300份,高效能减水剂0.5‑3份,在贝壳内填充泡沫,以此来代替部分石子用作混凝土砖中的粗骨料。本发明的混凝土砖质轻、强度高,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实现废弃贝壳的建材化再生利用,减少天然石材的开采,可广泛应用于节能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贝壳的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中应用于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混凝土,碎石是其主要的粗骨料,碎石开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开采碎石存在安全隐患,因开采碎石带来的安全事故也很多,另外随着建筑量的增加,碎石资源日渐消耗。
随着我国贝类养殖和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每年产生了大量废弃贝壳。农业部渔业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贝类产量为1447.36万吨。贝壳长期以来被视为难以处理的废弃物,绝大部分被丢弃在海滩或路边等。贝壳上的残肉容易孳生蚊蝇,高温日照下产生难闻的恶臭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沿海地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目前国内外废弃贝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用作土壤改良剂、吸附剂、催化剂、生物填料等,然而这些对贝壳的使用技术费用较高,大规模推广应用不易,无法大量消耗废弃贝壳。因此将废弃贝壳替代部分碎石,用作混凝土的粗骨料,变废为宝,节省有限的自然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轻、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并能够有效利用废弃贝壳的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贝壳的混凝土砖,以重量份计,所述混凝土砖包括以下重量混合的原料:水泥 200-500份,石子 200-700份,贝壳100-300份,砂 500-700份,发泡剂 0.5-5份,水 150-300份,高效能减水剂 0.5-3份,所述混凝土砖的粗骨料由体积分数50%的石子和体积分数50%的内部填充泡沫的贝壳组成。
优选的,所述贝壳为螺蛳壳,螺蛳壳的粒径为10-25mm。
优选的,所述水泥为GB175-2007标准中所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优选的,所述高性能减水剂为聚羧酸盐减水剂。
优选的,所述砂的饱和面干含水率为0.8%,满足JGJ52标准要求。
一种基于贝壳的混凝土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通过高压将0.5-5份发泡剂进行发泡,并通过压力灌注,将发泡剂产生的泡沫填充入100-300份贝壳内;
S2、将100-300份的内部填充泡沫的贝壳、200-700份的石子、500-700份的砂和200-500份的水泥依次加入搅拌机中,干混60s使各物料混合均匀;称取0.5-3份的高效能减水剂溶解于150-300份的水中,倒入混合物料中,搅拌3min;
S3、成型:浆料倒入标准模具中,轻微振动密实,用抹刀将模具表面多余的浆料削去并抹平;
S4、硬化养护:将成型好的试件置于恒温室中,养护24h脱模,既得标准尺寸的混凝土砖。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将填充了泡沫的废弃贝壳代替部分碎石,用作混凝土的粗骨料,本发明基于贝壳的混凝土砖质轻、强度高,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在变废为宝的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天然碎石的资源消耗,可广泛应用于节能建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本实施例中所用原料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8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