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掺杂镥铝石榴石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8756.5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C0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镥铝石榴石 锌掺杂 分散混合液 混合沉淀 无水乙醇 混合液 烘干 制备 沉淀 三氧化二铝粉体 氨气 羟丙基纤维素 得到混合物 超声过滤 超声清洗 发光材料 恒温干燥 技术空白 球磨粉碎 完全溶解 盐酸溶液 混合物 氯化锌 二氧化碳 高纯 煅烧 洗涤 冷却 掺杂 | ||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掺杂镥铝石榴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高纯的三氧化二镥和三氧化二铝粉体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20‑50min,烘干后得到混合物;步骤2,将混合物加入至盐酸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步骤3,将氯化锌和羟丙基纤维素加入至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分散混合液;步骤4,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分散混合液,直至沉淀不再产生,然后通入氨气直至沉淀不再产生,超声过滤后无水乙醇多次洗涤,烘干得到混合沉淀;步骤5,将混合沉淀恒温干燥4‑8h,冷却后球磨粉碎成粉末,然后煅烧2‑4h,得到锌掺杂镥铝石榴石。本发明解决了锌掺杂镥铝石榴石的技术空白,提供了新的镥铝石榴石的掺杂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掺杂镥铝石榴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u2O3-Al2O3体系是以Y2O3-Al2O3体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Y2O3-Al2O3-体系中存在如YAG(钇铝石榴石,Y3Al5O12)和YAP(铝酸钇,YAlO3)这两种相,由于它们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质和光学性能成为了最常用的基质材料。人们通过掺杂Nd、Yb及Ce等激活离子来制备出高性能的激光或闪烁材料。如常用的Nd:YAG和Yb:YAG激光晶体,Ce:YAP闪烁晶体。目前人们也在研究了Ce:YAG及Yb:YAG的闪烁性能。但随着科技的发展,YAP和YAG由于密度相对较低而辐射长度较大,无法满足小型探测器的要求,因此人们Lu3+离子来代替Y3+离子得到Lu2O3-Al2O3体系。研究发现如掺铈铝酸镥(即Ce:LuAlO3)闪烁晶体的密度可达8.34g/cm3,是人们所研究的医用闪烁体中密度最高的材料之一。而参照掺杂Yb及Ce等激活离子YAG晶体的闪烁及激光性能的发展,对镥铝石榴石晶体的制备在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主要是硅酸盐所的硅酸镥透明陶瓷的制备,虽取得了相对较高的透明度,但由于多晶结构陶瓷体的晶界对光的折射和吸收,其光学特点相对于晶体来讲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而国内相关晶体研究则集中于铝酸镥晶体的生长,但由于Lu2O3-Al2O3体系同时存在三种相,而铝酸镥相是一种高温稳定相,而相比在室温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相,通常在生长时容易形成其它相而很难生长出大尺寸晶体,且易于开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锌掺杂镥铝石榴石的制备方法,解决了锌掺杂镥铝石榴石的技术空白,提供了新的镥铝石榴石的掺杂方式。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锌掺杂镥铝石榴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高纯的三氧化二镥和三氧化二铝粉体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20-50min,烘干后得到混合物;
步骤2,将混合物加入至盐酸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
步骤3,将氯化锌和羟丙基纤维素加入至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分散混合液;
步骤4,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分散混合液,直至沉淀不再产生,然后通入氨气直至沉淀不再产生,超声过滤后无水乙醇多次洗涤,烘干得到混合沉淀;
步骤5,将混合沉淀恒温干燥4-8h,冷却后球磨粉碎成粉末,然后煅烧2-4h,得到锌掺杂镥铝石榴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师范大学,未经新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8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