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脱色的催化剂、脱色装置及其脱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8984.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6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卞为林;李爱民;戴建军;杨道林;朱强;李妙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C02F1/72;C02F1/78;C02F101/38;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业废水 脱色 催化剂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脱色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含有如下化学分子式的化合物,AlxMnyCozOm,其中x=69.8~74.1,y=1.3~1.6,z=1.0~1.2,m=105~11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脱色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铝的氢氧化物、锰盐、钴盐原料混合;
2)三种原料溶解于水中,搅拌12 h;
3)于100℃下进行烘干,于450~500℃下煅烧5~8 h,造粒成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脱色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铝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锰盐为氯化锰、硫酸锰、硝酸锰中的一种,钴盐为氯化钴、硫酸钴、硝酸钴中的一种。
4.一种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收集池(8)、进水泵(4)、三段三相氧化塔(1)、臭氧发生器(2)、尾水收集池(9);所述三段三相氧化塔(1)包括由第一挡板(104)和第二挡板(105)分隔成的氧化塔Ⅰ段(101)、氧化塔Ⅱ段(102)和Ⅲ段(103),所述第一挡板(104)由三段三相氧化塔(1)底部向上延伸设置,并与三段三相氧化塔(1)顶部形成Ⅰ段(101)和Ⅱ段(102)连通的第一空隙(106),所述第二挡板(105)由三段三相氧化塔(1)顶部向下延伸设置,并与三段三相氧化塔(1)底部形成Ⅱ段(102)和Ⅲ段(103)连通的第二空隙(107),所述Ⅰ段(101)、Ⅱ段(102)内填装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3)填料;所述三段三相氧化塔(1)内还设有与臭氧发生器(2)连接的布气头(5),以及位于Ⅲ段(103)上部的尾水排放管(6),位于Ⅲ段(103)顶部的尾气排空口(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Ⅰ段(101)和Ⅱ段(102)内填装的催化剂(3)高度为三段三相氧化塔(1)高度的30~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3)的颗粒尺寸为2~4 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Ⅰ段(101)和Ⅱ段(102)的第一空隙高度(106)为三段三相氧化塔(1)高度的1/4~1/3,连通Ⅱ段(102)和Ⅲ段(103)的第二空隙(107)高度为三段三相氧化塔(1)高度的1/4~1/3。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色装置用于工业废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A、将废水收集池(8)内的水通过进水泵(4)泵入三段三相氧化塔(1)Ⅰ段(101);
B、通过布气头(5)向三段三相氧化塔(1)内通入臭氧;
C、废水总停留时间为20~40 min;
D、经过Ⅰ段(101)和Ⅱ段(102)中催化剂(3)处理过的水经Ⅲ段(103)由尾水排放管(6)排出;
E、臭氧尾气沿Ⅲ段(103)通过尾气排空口(7)排出,再经热处理进行破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通入臭氧的浓度为50~150 mg/L。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废水收集池(8)的废水为经过物化及生化处理过后的含有硝基氯苯类废水尾水,COD≤500 mg/L,pH值为6~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89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