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积可调整的乳房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9427.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N·斯泰尔特;H·维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蒙娜医药整形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52 | 分类号: | A61F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主体 外主体 乳房假体 三维结构 内表面 可弹性变形 可塑性变形 不规则性 填充流体 中间主体 组织表面 可调整 中间室 乳房 通风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房假体,其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外主体的,该外主体的外表面以乳房的形状为模型;并且具有可塑性变形的内主体,该内主体的内表面可以适应组织的不规则性,其中内主体的内表面具有三维结构和/或设置有织物,所述三维结构和/或织物分别设计成使得可以实现组织表面的通风,并且其中具有中间室的中间主体布置在外主体和内主体之间,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其体积可以通过填充流体来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弹性变形主体的乳房假体,该主体的外表面以乳房的形状为模型。
背景技术
乳房假体在通常由于癌症(部分)去除乳房后用于美容原因。除了尽可能接近天然乳房的形状和感觉之外,还应特别实现高度的穿着舒适性。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假体的内侧具有适于瘢痕组织形状的可塑性变形层。然而,利用这些已知的假体,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瘢痕组织被该塑性可变形层闭塞地封闭。这会导致热量积聚和假体下方的汗液形成,这对穿着的舒适性有害并且还可能导致皮肤反应。在这种背景下,在WO2017/080664A1中提出了一种乳房假体,其具有可塑性变形的内主体,其内表面可以适应于组织的不规则性,其中内主体的内表面具有三维结构和/或设置有织物,该三维结构和/或织物分别设计成使得可以实现组织表面的通风。因此,乳房假体的内侧可以适应瘢痕组织的形状而不会阻止空气交换。
然而,WO2017/080664A1的乳房假体具有以下缺点: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否认地适应瘢痕组织的形状,但是不能适应佩戴者的剩余乳房的尺寸,并且通常不能完全适应设置在假体下方的组织形貌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房假体,其乳房假体的内侧可以适应于瘢痕组织的形状而不会阻止空气的交换,并且其还可以在尺寸上单独地适应于患者。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外主体的乳房假体,该外主体的外表面以乳房的形状为模型;并且具有可塑性变形的内主体,该内主体的内表面可以适应于组织的不规则性,其中内主体的内表面具有三维结构和/或设置有织物,该三维结构和/或织物分别设计成使得可以实现组织表面的通风。根据本发明规定,具有中间室的中间主体布置在外主体和内主体之间,并且其体积可以通过填充流体来调整。
在实施例中,外主体和中间主体以及内主体直接彼此接触。
在实施例中,乳房假体由外主体、中间主体、内主体和结构或织物组成。
在实施例中,外主体是壳形的。中间主体和内主体也可以是壳形的。
在实施例中,外主体具有封闭在外室中的橡胶弹性化合物。外室可以例如由薄膜袋形成。橡胶弹性化合物可以是例如双组分硅橡胶化合物。
在实施例中,内主体具有封闭在内室中的可塑性变形的化合物。内室也可以例如由薄膜袋形成。
可塑性变形的化合物可以是均相或非均相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具有触变性质。该化合物可以是具有屈服点的剪切稀化化合物。示例包括低交联的硅树脂凝胶,优选具有至少两种组分的硅树脂凝胶,所述组分可任选地还含有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合适的添加剂包括相变材料、膨胀轻质填料、例如多孔或充气颗粒(非膨胀轻质填料可作为制造过程中的由于制造过程中的温度而膨胀的一部分)、增稠剂、气溶胶或触变剂。其它合适的可塑性变形化合物的示例公开于EP 0 768 068 A1、EP 2 133 042 A1和WO 2014/078021 A1中。
在实施例中规定,中间主体由薄膜袋形成,即,中间室由薄膜袋限定。
在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薄膜袋由沿公共周边焊接的两个塑料薄膜形成。
可以规定,形成外主体、中间主体和内主体的薄膜袋由沿共同周边焊接的四个塑料薄膜形成。然后,外主体的内边界膜对应于中间主体的外边界膜,并且中间主体的内边界膜对应于内主体的外边界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蒙娜医药整形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爱蒙娜医药整形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