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9513.3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1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奎;邹帅;白小鹏;席小刚;钱涛;韩冰;钟方伟;苟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逻辑 电能 监测 智能 分析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电能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分析单元和至少一个安装在配电设备上的前端采集单元,前端采集单元包括前端主控单元、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RFID采集单元包括配电供电模块、RFID电子标签和RFID读卡器,电压采集单元包括配电接入模块和电压获取模块,RFID读卡器和电压获取模块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与终端分析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射频信号及电压信号,前端主控单元根据采集信号判断配电设备是否发生断路,实现了两路电能监测单元同时监测,杜绝了传统单路监测装置如果受损,易发生误报的情况,保证了配电设备电能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电能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电网互联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配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由于配电网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经常发生跳闸事故,严重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停电故障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包括直接停电损失和间接停电损失。传统针对停电故障的监测报警装置是通过报警设备与电力线路电源连接,设备内置SIM卡,若发生停电事故则以短信或者拨号的方式通知值班员进行故障报警,但是受通讯信号、SIM卡缴费状态、周边环境信号干扰等因素影响较大,易发生误报、漏报或者错报的现象,影响工作人员对停电故障判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监测报警装置存在的易发生误报、漏报或错报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包括终端分析单元和至少一个安装在配电设备上的前端采集单元,所述前端采集单元包括前端主控单元、RFID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和前端通信单元,RFID采集单元包括配电供电模块、RFID电子标签和采集RFID电子标签上信息的RFID读卡器,配电供电模块与RFID读卡器连接,电压采集单元包括配电接入模块和采集配电接入模块接入电压的电压获取模块,RFID读卡器和电压获取模块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依序通过前端通信单元和终端通信单元与终端分析单元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电压获取模块可包括限压器和模数转换器,配电接入模块与限压器连接,限压器与模数转换器连接,限压器对配电接入模块的接入电压进行限压,模数转换器将限压后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信号。
上述前端采集单元还可包括配电端子接口,配电端子接口分别与配电接入模块和配电供电模块连接。
上述配电接入模块和配电供电模块均可为AC/DC转换模块。
上述终端分析单元可包括终端主控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终端主控模块与声光报警模块连接,终端主控模块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上述数据处理模块可包括服务器、用户终端和PC主机,终端主控模块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分别与用户终端和PC主机连接。
上述前端通信单元可包括前端RS485模块和前端光纤转换器,所述终端通信单元包括光纤传输模块、终端光纤转换器和终端RS485模块;前端主控单元与前端RS485模块连接,前端RS485模块、前端光纤转换器、光纤传输模块、终端光纤转换器和终端RS485模块依序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电接入模块和配电供电模块均接入配电设备中的电压;
第二步,前端采集单元同时进行双路信号采集,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