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质灾害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9721.3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伟;付磊;储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思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灾害 地质 互联网 管理模块 分析 大数据库 分级单元 分级 监测 存储 地理信息数据 分级系统 快速评估 数据传送 灾情监测 灾害 大数据 可控制 地理 传送 局限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质灾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以下步骤:
S1、首先通过地质灾情监测模块对地质灾情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灾情传送至灾情管理模块内,然后灾情管理模块可将监测的地质灾情数据传送至地理互联网大数据库内进行存储;
S2、然后灾情管理模块可控制地质灾害分级系统内的灾度分级单元和灾变分级单元将地理互联网大数据库内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提取出来进行灾害分级,灾度分级单元可根据灾害活动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来分级,包括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两个方面,这种分级结果反映的是灾害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
S3、灾变分级单元可通过灾害规模分析模块分析灾害的规模大小,再通过灾害活动频次分析模块分析灾害活动发生的频次,最后通过灾变评级模块将灾害规模和灾害活动的频次结合起来对灾变进行评级,从而实现对灾变进行分级,按照上述两种分级方式,地质灾害通常可划分为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和小灾害;
S4、灾情管理模块可通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对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先通过灾害资料手机模块收集相应灾害的灾情资料,再通过灾害资料分析模块对收集的灾害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再结合卫星遥感传输模块对灾害情况进行立体分析,最后通过数学模型建立模块建立整个灾情的风险评估图,来方便监控人员进行灾害风险评估;
S5、同时灾情管理模块会控制地质灾害损失评估模块可先建立评估模型,再根据灾害评估指标来建立适当的评估模型,从而对灾害破坏程度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地质灾害损失评估通常依据灾害发生的时间划分为灾害发生前的预评估、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监测性评估以及灾害发生后的实测性评估;
S6、灾情管理模块可控制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评估模块进行生态环境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质灾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情管理模块与地质灾害分级系统实现双向连接,且地质灾害分级系统包括灾度分级单元和灾变分级单元,所述灾变分级单元包括灾害和规模分析模块、灾害活动频次分析模块和灾变评级模块,所述灾害和规模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灾害活动频次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灾害活动频次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灾变评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质灾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包括灾害资料收集模块、灾害资料分析模块和数学模型建立模块,所述灾害资料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灾害资料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灾害资料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学模型建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质灾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情管理模块分别与地质灾情监测模块、卫星遥感传输模块、地质灾害损失评估模块、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评估模块和地理互联网大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质灾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灾情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输入端连接,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分别与地理互联网大数据库和卫星遥感传输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地理互联网大数据库与地理灾害分级系统实现双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思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思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7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