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唾液特异糖蛋白糖链结构的肝癌相关筛查/评估的产品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0319.7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张甲戌;马恬然;王喜龙;谢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格道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胡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唾液 特异 糖蛋白 链结 肝癌 相关 评估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唾液特异糖蛋白糖链结构的肝癌相关筛查/评估的产品及应用,针对唾液样本,提供了两种用于肝癌(HCC)筛查、早期诊断、风险评估、药物筛选和/或疗效评估的产品,其中一种产品检测唾液样本中的两种特定糖蛋白糖链结构Fucα1‑2Galβ1‑4GlcNAc和Fucα1‑3(Galβ1‑4)GlcNAc的表达水平(是否高表达),另一种产品检测唾液样本中是否含有特定的八种岩藻糖基化O‑糖链之任一或任意组合。相应的,能够起到特异性结合识别作用的凝集素为LTL,能够单独作为唾液特异糖蛋白糖链结构识别的试剂以制备相关产品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唾液特异糖蛋白的肝肿瘤标志物的确定及其相关产品、应用。
背景技术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属于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癌症。目前,HCC的各种检测方法分别受其技术特点的限制,均存在特异性低、取样不便和不能早期诊断等缺陷。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表明: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患者的肿瘤组织、血清和唾液等体液中发生了糖蛋白糖基化异常改变。
专利文献CN105675893A公开了一种基于血清/共同基于血清和唾液中蛋白检测糖链标志物以鉴别肝炎患者的方案。其中:
基于血清检测时,当PTL-I、PNA、AAL、LTL、STL、BS-I、PTL-II、SBA、UEA-I、MAL-I、PHA-E+L都上调,同时ACA下调时可以将其与健康人区别,即患有肝病;在此基础上,当WFA、GSL-II、MAL-II、SJA、LEL、PWM、BPL都上调,同时EEL下调时,可以确定样品对应的人群患有重型乙型肝炎。
基于血清和唾液共同检测时,当STL、SBA、WFA、GSL-II都上调,同时ACA下调时可以将其与健康人区别,即患有肝病。
上述方案在检测样本时所需凝集素较多,且需作组合统计,因此对于肝癌(HCC)的筛查、诊断以及评估仍不够简便、有效。
有必要指出的是,血液中的一些因子能够随体液循环到达唾液腺,或随唾液分泌进入口腔或导致唾液中的基因转录谱发生改变,引起某些蛋白质的丰度或种类改变,从而反映出血液中部分蛋白质水平的变化。但目前研究发现,人唾液中有1939种蛋白质,人血浆中有3020种蛋白质,仅有27%的唾液蛋白质组与血浆蛋白质组重合。血浆蛋白质组学发现的177个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蛋白质中,也仅有40%的蛋白质出现在唾液蛋白质组中;在已列出的1058个潜在癌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蛋白质中,仅有34%的蛋白质出现在唾液蛋白质组中。这表明许多血液循环中的生物标志物并非能够在唾液中得到鉴定。另外,即使是同一种蛋白,较之于血清,其在唾液中的含量通常明显较低。所以在实践中,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需要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才能判断是否有蛋白质组重合的可能性。
也因此,上述方案分别基于血清检测、基于血清和唾液共同检测给出了不同的方案。
发明内容
关于肝癌(HCC)的筛查、诊断以及评估等,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和分析,确定了以下结论:
一、相比唾液中其他糖蛋白糖链结构,凝集素LTL所识别的Fucα1-2Galβ1-4GlcNAc和Fucα1-3(Galβ1-4)GlcNAc糖链结构在肝硬化(HC)、HCC患者唾液中均为高表达,并呈稳定递增趋势;且相比健康志愿者(HV)、乙肝(HB)和HC,Fucα1-2Galβ1-4GlcNAc和Fucα1-3(Galβ1-4)GlcNAc糖链结构在HCC患者唾液中表达水平最高(p≤0.0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格道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格道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0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