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淬火冷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1275.X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任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C21D1/58;C21D9/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齿轮淬火 冷却设备 冷却室 三通管 伸缩杆 楔块 软管 出口端 出液孔 交换室 内腔室 入口端 凸块 热处理技术领域 表面安装 淬火冷却 进出口端 内部安装 内部中空 室内安装 一端连接 吸液泵 齿轮 底端 阀门 内腔 油缸 圆台 取出 室内 交换 | ||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淬火冷却设备;包括机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伸缩杆、冷却室和交换室,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设有第一楔块,伸缩杆内部中空,表面安装有凸块,底端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楔块,第二楔块位于凸块的下方,冷却室中部设有内腔室,内腔室内设有圆台,冷却室底部开设有出液孔,内腔室的顶部设有凹槽;交换室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包括出口端、入口端和进出口端,三通管内部安装有阀门,入口端与出液孔通过第一软管固定连接,出口端与伸缩杆通过第二软管固定连接,交换室内安装有吸液泵。本发明意在提供齿轮淬火冷却设备,解决了齿轮在淬火冷却时便于从油缸中取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淬火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热处理行业不再把淬火冷却设备看作无关紧要的辅助性设备,而是将其作为事关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设备,齿轮在生产过程中淬火冷却是重要的加工工艺,它对齿轮精度和质量有着显著影响,淬火质量对于改善齿轮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产环境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对齿轮进行淬火时,通常由传送带直接将齿轮传送至油缸或水缸中进行浸泡式淬火,齿轮在下落至油缸或水缸中时,由于齿轮质量较重,将掉落至油缸或水缸的底部,齿轮在淬火冷却后需要用其他工具从油缸中取出,比较复杂。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6755827B公开了齿轮淬火防溅液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淬火缸,淬火缸内设有液缸,液缸的底部与淬火缸的底壁之间形成充气腔,液缸的外侧壁上设有数根螺旋状的气管,气管突出于液缸的外侧壁的部分形成第一螺纹,气管下端均与充气腔连通,气管中均设有与气管间隙配合的活塞,活塞远离充气腔的一端均连接有钢丝,液缸的上端设有环形的弹性布,钢丝的上端均与弹性布固定连接,液缸上方设有叶轮,叶轮包括中心轴,液缸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数根支杆,数根支杆远离液缸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中心轴上,中心轴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花键轴,花键轴远离中心轴的一端键连接有轴套,轴套远离花键轴的一端设有卡槽,轴套上方设有气缸,气缸包括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卡接在卡槽中,淬火缸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淬火缸和液缸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连接,淬火缸外侧的机架上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位于液缸与叶轮之间。
以上现有技术中,通过钢丝与油缸的配合设置,在齿轮落入油缸时能避免油缸中的油溅出的问题,然而齿轮落入到油缸后,并不能快速从油缸中取出,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影响了齿轮淬火冷却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齿轮淬火冷却设备,解决了齿轮在淬火冷却时便于从油缸中取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齿轮淬火冷却设备,包括机架、均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还包括均安装在机架上的伸缩杆、冷却室和交换室;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转速相同并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弹性的第一楔块;所述伸缩杆内部中空,伸缩杆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伸缩杆的表面安装有凸块,伸缩杆的底端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之滑动连接的第二楔块,第二楔块位于凸块的下方。
所述冷却室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下方,所述冷却室底部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冷却室中部固定安装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有圆台,圆台的轴线与伸缩杆的轴线为同一轴线,所述圆台与内腔室底部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内腔室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交换室的一端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出口端、入口端和进出口端,三通管内部安装有阀门,所述三通管的入口端与出液孔通过第一软管固定连接,三通管的出口端与伸缩杆通过第二软管固定连接,所述进出口端与交换室通过第三软管固定连接,所述交换室内安装有吸液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任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任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12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