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装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1467.0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伟;王颖;席再军;杨守胜;袁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21/76;G01N21/59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样 透光量 化学发光检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装载 样本类型 化学发光检测装置 可读存储介质 光电接收器 比值计算 存储介质 光电模块 技术效果 检测结果 硬件板卡 参考 差异化 放置位 透光率 注射器 元器件 衰减 吸入 吸头 样本 存储 老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用于判断装载吸头(tip头)的注射器吸入样本的类型,包括:获取参考透光量;在tip头放置位装载tip头移至吸样位吸样后获取已吸样tip头的吸样透光量;计算所述吸样透光量与所存储的参考透光量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大小来判断样本类型。该化学发光检测方法通过采用比值计算来判断样本类型能适应仪器各元器件的衰减,从而降低了对硬件板卡的需求,避免各通道的透光率因为光电模块如LED光源或光电接收器自身老化、差异化或者装载等因素出现检测结果不稳定。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同样技术效果的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装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设备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测定血液样本中特定成分时,需要对待测样本的类型如全血或血清进行类型确定,再根据确定的血样类型进行相应的检测,现有的血样类型判断方法根据吸头(tip头)吸入了不同样本如全血或血清等状态时的透光量作为判断指标。
然而,在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如分析样本类型时,获取吸头透光量的测光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光衰,如硬件或光模块等老化都会引起每个通道在测量对应吸头的透光量时出现一定的波动或者不稳定,从而会导致样本类型出现误判而影响样本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装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存储介质,以避免样本类型的误判。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其包括:
获取参考透光量;
在吸头放置位装载吸头移至吸样位吸样后获取已吸样吸头的吸样透光量;
计算所述吸样透光量与所存储的参考透光量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大小来判断样本类型。
优选地,在装载吸头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吸头的放置位获取放置的吸头的放置透光量;
计算所述放置透光量与所存储的参考透光量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大小来判断是否放置了吸头。
优选地,在判断放置了吸头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注射器装载提升吸头后获取放置位的提升透光量;
计算所述提升透光量与存储的参考透光量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大小来判断是否装载了吸头。
优选地,在装载吸头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注射器装载吸头移至检测位并在检测位获取吸头的检测位透光量;
计算所述检测位透光量与存储的参考透光量的比值并根据比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在检测位装载了吸头。
优选地,所述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吸头的放置位未放置吸头时的任意时刻获取新参考透光量并利用所获取的新参考透光量将已存储的参考透光量更新替换后存储。
优选地,所述参考透光量为分析仪出厂前预先设置并存储。
优选地,所述参考透光量为开机后获取的吸头放置位未放置吸头的参考透光量并存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装置,用于判断装载吸头的注射器吸入样本的类型,其包括:
透光量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参考透光量;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透光量检测模块在吸头装载移至吸样位吸样后获取已吸样吸头的吸样透光量;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吸样透光量与所述参考透光量的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1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适体的多重测定
- 下一篇:一种G2 EPSPS蛋白溶液标准物质定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