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2020.5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清 |
主分类号: | G04G17/04 | 分类号: | G04G17/04;G04G17/02;G04G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盘 表带 智能 穿戴设备 卡扣 拆卸 表盘主体 操作按钮 扣合方式 双手操作 锁紧机构 提升机构 整体使用 自动下降 触摸屏 导电位 定位扣 装配孔 上端 下端 拨动 转动 取出 垂直 脱离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穿戴设备,其结构包括触摸屏、表盘支座、操作按钮、智能表盘、表带卡扣、表带,表带卡扣通过扣合方式设于表带下端,表盘支座底部两端与表带上端相扣合。本发明设有的智能表盘在需要拆卸时将锁紧机构往反向拨动,然后逆时针90°转动表盘主体,此时提升机构失去定位扣的支撑,自动下降导电位并脱离蓄电头,然后将智能表盘整体垂直取出装配孔内,从而进行拆分使用,整体使用起来,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双手操作,大大提高了操作性,不需要繁琐的拆卸表带,避免时间受到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目前的智能手表往往都是与表带固定,然后带在手上,这样的智能设备只能单手进行操作。现有技术无法将智能设备与穿戴装置进行便捷的分离使用,在进行语音接听或者需要双手操作时,需要将表带拆卸下来,不仅浪费时间,且操作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智能穿戴设备,其结构包括触摸屏、表盘支座、操作按钮、智能表盘、表带卡扣、表带,所述表带卡扣通过扣合方式设于表带下端,所述表盘支座底部两端与表带上端相扣合,所述触摸屏底部通过嵌入方式设于智能表盘表面,所述智能表盘前端设有活动装设操作按钮的凹槽,且底部与表盘支座中部相扣合,所述表盘支座包括支座主体、复位机构、锁紧机构、定位机构、表盘主体、导电位、提升机构,所述表盘主体中部通过定位机构与支座主体中部相扣合,且两者上端通过锁紧机构固定,所述导电位设有两个,且分布于支座主体两端中部,且对向一侧分别设有提升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导电位相连接,所述复位机构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支座主体顶部两端,且对向一端与锁紧机构两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座主体包括外壳、限位槽、装配孔、定位卡槽,所述装配孔设于外壳中部并为一体化结构,且中部下端设有扇形结构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定位机构相连接,所述定位卡槽设有两个,且以反方向设置于装配孔左右两端,所述定位卡槽与定位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推杆、推杆导套、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外壳顶部两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推杆导套设有两个,并通过套合方式与气缸对向一端相连接,所述复位推杆与推杆导套内部套合连接,且末端与锁紧机构两端相扣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限位锁扣、锁扣滑块、行程开关,所述限位锁扣设有两个,并位于表盘主体中部上端,且位于装配孔上端,所述锁扣滑块与限位锁扣上端相扣合,且顶部设有行程开关,所述限位锁扣外侧与复位推杆两端相扣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轴、定位扣、滚珠滑槽、滚珠、双向弹簧,所述定位轴为圆形结构,并设于表盘底板中部,且与装配孔相扣合,所述滚珠通过滚珠滑槽设于定位轴中部,且两两之间通过双向弹簧相连接,所述定位扣共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定位轴左右两侧,所述的两个定位扣为镜像摆放,且末端与定位卡槽相扣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表盘主体包括电芯、表盘底板、蓄电头,所述蓄电头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表盘底板左侧上端与右侧下端,所述电芯各设有两个,且分别于蓄电头底部,并与导电位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位包括连接支架、插座导轨、蓄电插座、升降滑轮、定位槽,所述插座导轨设于外壳底部左端,且另一个设于外壳顶部右端,所述蓄电插座分别与插座导轨相扣合,且底部与电芯套合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安装于蓄电插座对向一侧,且另一端通过升降滑轮与提升机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清,未经陈国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2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组装方法、组装准确度的判断方法及盖板组件
- 下一篇:防水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