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修剪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2383.9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贾思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峨眉山天然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小明 |
地址: | 614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冠 茶树修剪 第一层 茶叶 定型 两层结构 双层结构 阳光照射 整形 遮阳 照射 生长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两层结构,每一层树冠基本定型前,均需进行定型剪修和整形剪修。本方案所述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双层结构,提高了茶叶的产量。第一层树冠与第二层树冠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光线完全能够照射到第一层树冠,不会影响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生长和品质;同时,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地区,第二层树冠对第一层树冠起到良好的遮阳和降温的作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了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整形剪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修剪工艺。
背景技术
茶树有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三种,生产上绝大部分茶园栽培的是灌木型茶树。茶树幼苗成长为成年茶树大概需要4~5年时间。为了让成年茶树具有整齐的树冠以及保持旺盛的涨势,以保证茶叶高产、稳产和优质,因此在茶树幼苗成长期间,需要经过多次的定型剪修和整形剪修,当培养出良好的树体和树冠骨架,且树冠基本定型后,即可正式进入投产阶段。
传统的茶树修剪工艺,通常需要经过幼年茶树的定型和整形剪修,成年茶树的轻剪修和深剪修,以及老年茶树的重修剪和台刈三个阶段,定型后的茶树体型呈半弧面形或平面型的单层结构。但在平原地区以及其他阳光照射强烈的地区,由于光照强烈和温度较高,所产出的茶叶的品质与口感不是很好,且采用传统修剪工艺修剪的茶树并不能做到产量最大化,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两层结构,提高茶叶产量,并应用于于光照强烈地区的茶树修剪中,以提高茶叶品质和口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树修剪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幼龄茶树种植后任其自由生长,在第三年进行定型检修,修剪时保留最接近树冠中心且竖直向上生长的最粗的一根树枝作为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其他树枝全部剪平,保留外侧腋芽并修去过长的桩头,形成第一层树冠;
(2)在幼苗种植后的第四年和第五年对第一层树冠分别进行整形剪修,将第一层树冠的冠面修剪为半弧面形结构;
(3)自幼苗种植后的第六年起的每一年,对第一层树冠进行轻剪修,经轻剪修3~5次后,进行一次深剪修;
(4)在幼苗种植后的第五年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定型剪修,剪平所有枝条,保留外侧腋芽并修去过长的桩头,形成第二层树冠;
(5)在幼苗种植后的第六年对第二层树冠进行整形剪修,将第二层树冠的冠面修剪为半弧面形结构;
(6)自幼苗种植后的第七年起的每一年,对第二层树冠进行轻剪修,经轻剪修3~5次后,进行一次深剪修。
本方案所述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双层结构,提高了茶叶的采摘面;第一层树冠与第二层树冠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光线完全能够照射到第一层树冠,不会影响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生长和品质;同时,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地区,第二层树冠对第一层树冠起到良好的遮阳和降温的作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了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优选的,定型剪修和整形剪修的时间在冬季休眠后期进行;轻剪修和深剪修的时间在春茶采摘后进行。
优选的,修剪时的剪口要保持光滑和向下倾斜,这样的剪口对雨水具有导流作用,避免剪口被雨水浸渍而难以愈合。
优选的,第二层树冠与第一层树冠之间留有15~30厘米的间距,以保证光线能正常照射第一层树冠冠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所述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双层结构,提高了茶树的采摘面,增加了茶叶的产量,解决了传统修剪工艺茶树采摘面较小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峨眉山天然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峨眉山天然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2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