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效果的PU复合皮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2462.X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禄;潘红;高金岗;孙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皮革 复合层 粘合剂层 基底层 涂饰层 重量份 单层 固层 色浆 制备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成型过程 醋酸乙酯 汽车内饰 水性涂饰 粘合剂 发泡剂 交联剂 流平剂 轻量化 无溶剂 支撑性 阻燃剂 树脂 基布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效果的PU复合皮革,依次包括3D基底层、PU复合层、涂饰层,所述3D基底层、PU复合层之间具有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的原料为无溶剂PU粘合剂,所述涂饰层为水性涂饰层,所述PU复合层包括PU单层和高固层,所述PU单层的原料包含以重量份计的:PU树脂95‑105份、DMF 62‑70份、醋酸乙酯13‑16份、色浆7.5‑9份;所述高固层的原料包含以重量份计的:高固树脂95‑105份、交联剂6‑7.5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5‑4份、阻燃剂12‑16份、流平剂 0.55‑0.7份、色浆15‑0.25份、发泡剂0.6‑1份。本发明的3D效果的PU复合皮革及其制备方法,同以往的PU复合材料相比,去除了基布,使得材料更加轻量化,支撑性强;且在汽车内饰成型过程前,省去了PU革复合3D的过程,3D效果呈现显著的同时,减少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效果的PU复合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所具有的的特殊性能和手感,使其成为箱包、服装、鞋、车辆和家具的装饰中“高档”的代名词,充分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其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难以估量。而由于天然皮革生产周期长,数量有限,人造革成为其替代品,而人造革领域也种类繁多,高档的人造革甚至比真皮价格还昂贵。
PU人造革就是聚氨酯成份的表皮,适用于做各种取代真皮做的装饰,定型效果好表面光亮。一般PU皮革的制造包括基布处理、胶料制备、涂覆、贴合、表面处理、卷取等工序。目前,PU皮革的制造工艺已经渐趋成熟,但市面上对于高贴合度的性能的PU皮革却尚未得到广泛普及。PU复合3D的工艺能够给汽车内饰带来极佳的高档感。但目前的工艺,在汽车内饰成型过程前,且基布较重;有PU革复合3D的过程,不利于汽车的减重设计,比较复杂且不能保证质量。
因此,一种3D效果的PU复合皮革和其工艺的开发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开发一种高贴合度的PU皮革,3D立体感十足,用料轻量化,综合性能优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一种3D效果的PU复合皮革,依次包括3D基底层、PU复合层、涂饰层,所述3D基底层、PU复合层之间具有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的原料为无溶剂PU粘合剂,所述涂饰层为水性涂饰层,所述PU复合层包括PU单层和高固层,所述PU单层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所述高固层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作为优选,所述涂饰层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涂饰层注重美感,故而使用光学效应的表面处理,消光或半亮;而加以耐磨性等处理,使其综合使用性能得以最大发挥。
作为优选,所述粘合剂层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无溶剂粘合剂粘合一体化程度高,使用耐久。
进一步,所述无溶剂粘合剂A料为聚酯多元醇,所述无溶剂粘合剂B料为异氰酸酯。以上搭配的粘合剂性能优异,适用于本发明的配方。
作为优选,所述PU单层的厚度为0.1-0.15mm。PU单层的厚度达到了经济和性能的平衡点。
作为优选,所述高固层的厚度为0.18-0.25mm。高固层的厚度达到了经济和性能的平衡点。
作为优选,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0.1-0.2mm。粘合剂层的厚度达到了经济和性能的平衡点。
作为优选,所述3D基底层的材质为三维立体网格材料。三维立体网格材料使本发明材料呈现3D效果的基础,结合工艺,可得到独一无二的造型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2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