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进排气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3311.6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张志鹏;龚高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国威给排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阀芯 下阀芯 阀板 通气孔 复合式进排气阀 排气阀 阀体 阀芯 小口径管道 浮筒 滑动连接 进排气阀 弹性件 浮球式 阀门 组装 体内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进排气阀,涉及阀门的技术领域。一种复合式进排气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上阀芯和下阀芯;阀体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上阀芯能够开启或者关闭第一通气孔;上阀芯与下阀芯滑动连接,使得上阀芯能够与下阀芯相互扣合或者相互分离;上阀芯与下阀芯之间设置有阀板,阀板与上阀芯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且阀板与下阀芯连接;当下阀芯与上阀芯分离时,阀板开启上阀芯上的第二通气孔,当下阀芯与上阀芯扣合时,阀板能够关闭第二通气孔。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由浮球式大量排气阀和浮筒式微量排气阀组装而成的进排气阀体积较大而不满足小口径管道使用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式进排气阀。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管道内的水中会溶有一定的空气,而在水流动过程中,空气会逐渐从水中分离出来,并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气泡,因此,在管道上需要安装排气阀以便于进行排气。
传统的复合式进排气阀一般由浮球式大量排气阀和浮筒式微量排气阀组装而成,体积庞大,公称尺寸一般大于DN50,由此,不满足于小口径管道的使用要求。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大量排气阀和微量排气阀功能而缩小体积的复合式进排气阀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进排气阀,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由浮球式大量排气阀和浮筒式微量排气阀组装而成的进排气阀体积较大而不满足小口径管道使用要求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式进排气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上阀芯和下阀芯;
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上阀芯能够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所述上阀芯与所述下阀芯滑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阀芯能够与所述下阀芯相互扣合或者相互分离;
所述上阀芯与所述下阀芯之间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上阀芯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且所述阀板与所述下阀芯连接;当所述下阀芯与所述上阀芯分离时,所述阀板开启所述上阀芯上的第二通气孔,当所述下阀芯与所述上阀芯扣合时,所述阀板能够关闭所述第二通气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上靠近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上阀芯包括第二密封结构;
当所述上阀芯靠近所述第一通气孔时,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相抵紧,用于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柱,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孔;
所述下阀芯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柱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孔,所述上阀芯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滑动连接的第二导柱;
所述第二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柱的轴心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板包括凹槽结构和隔挡结构;
所述弹性件的中部嵌设于所述凹槽结构中,两端部与所述上阀芯内侧的连接耳连接,所述弹性件的至少一侧与所述隔挡结构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下阀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
所述下阀芯与所述上阀芯分离时,通过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带动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带动所述阀板开启所述第二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国威给排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国威给排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3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能缓闭进排气阀
- 下一篇:隔离阀气动翻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