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心脏传导阻滞的充电起搏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3916.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5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庞军;俞杉;安亚平;田野;陈丹丹;陈保林;梁勤;刘启方;田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5 | 分类号: | A61N1/365;A61N1/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心脏 传导 阻滞 充电 起搏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脏传导阻滞的充电起搏器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心脏起搏器、电磁波发生装置、电磁波中继装置和程序控制装置,心脏起搏器包括起搏器壳体、刺激电极、电极导线、脉冲发生器、蓄电池、接收换能器、微波/RF放大器、整流接收天线和控制芯片,电磁波中继装置包括电磁波聚焦装置、电磁波传递线圈、电磁波传感器、接收天线、固定基座、微型舵机和电源一,电磁波发生装置包括电磁波发生器、电磁波发射天线、无线接收器和供电装置,程序控制装置包括分程序控制器和总程序控制器。总之,本发明充电效率高且系统工作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心脏传导阻滞的充电起搏器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脏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的传导均可发生减慢或阻滞。如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称窦房传导阻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称房室传导阻滞。位于心房内,称房内阻滞。位于心室内,称为室内阻滞。按照传导阻滞的严重程度,通常可将其分为三度。第一度传导阻滞的传导时间延长,全部冲动仍能传导。第二度传导阻滞,分为两型:莫氏(Mobitz)I型和Ⅱ型。I型阻滞表现为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直至一次冲动不能传导;Ⅱ型阻滞表现为间歇出现的传导阻滞。第三度又称完全性传导阻滞,此时全部冲动不能被传导。此时便外部刺激心脏,辅助其正常跳动。
植入医疗装置种类很多,如心脏起搏器和脊髓刺激器、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等。植入式医疗装置一般配置了体外控制装置,两者之间通过双向无线通讯交换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植入式医疗装置议案利用电池供电,发出特定频率的刺激脉冲,对特定的靶点进行长期刺激,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然而,采用原电池供电的植入式医疗装置普遍价格较高,而且寿命大多较短。限制植入式医疗装置寿命的主要因素是电池的容量,需要的植入式医疗装置产品多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原电池进行供电,如锂-亚硫酸氯电池和锂-多氟化碳电池等。一旦电池能量耗尽,患者便不得不重新接受手术,更换植入式医疗装置,不仅为患者造成身体上的创伤,昂贵的价格也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现有技术中电磁波无线充电大多采用近距离且一对一的充电方式,效率慢且限制了患者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心脏传导阻滞的充电起搏器系统,可进行远距离并且同时对多个充电起搏器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心脏传导阻滞的充电起搏器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起搏器、电磁波发生装置、电磁波中继装置和程序控制装置;
所述心脏起搏器包括起搏器壳体、刺激电极和电极导线,所述起搏器壳体内包括脉冲发生器、蓄电池、接收换能器、微波/RF放大器、整流接收天线和控制芯片,所述刺激电极通过电极导线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相连,脉冲发生器依次与所述蓄电池、接收换能器、微波/RF放大器和整流接收天线相连,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脉冲发生器和蓄电池相连;
所述电磁波中继装置包括电磁波聚焦装置、电磁波传递线圈、电磁波传感器、接收天线、固定基座、微型舵机和电源一,所述电磁波聚焦装置为碗状结构,所述固定基座通过转轴与电磁波聚焦装置的底部相连,所述微型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电源一与微型舵机相连,所述接收天线共有2-4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电磁波聚焦装置的顶边上,所述电磁波传感器分别与接收天线的顶端相连,所述电磁波传递线圈位于固定基座的内部并与接收天线相连,电磁波传递线圈将高频电磁波传递给所述整流接收天线;
所述电磁波发生装置包括电磁波发生器、电磁波发射天线、无线接收器和供电装置,所述电磁波发生器产生电磁波,所述电磁波通过所述电磁波发射天线与电磁波中继装置相连,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程序控制装置的控制命令,所述供电装置为电磁波发生装置提供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3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