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仪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4892.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源;焦政;李重阳;宋建军;顾志鹏;李建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1 | 分类号: | G01N33/531;G01N33/543;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87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单元 免疫检测 生化检测 微流控芯片 检测仪 固化剂层 进样单元 基板 检测 废液回收 检测集成 控制流体 微通道 连通 芯片 流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仪和检测方法,该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基板上设置进样单元、免疫检测区和生化检测区;免疫检测区包括第一反应单元和废液回收单元,第一反应单元中固定有第一固化剂层;生化检测区包括第二反应单元,第二反应单元中固定有第二固化剂层;进样单元通过微通道分别与第一反应单元和第二反应单元连通。该检测仪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检测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结构简单,能够精确控制流体的流动,检测快并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及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仪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疾病的判断需要结合不同信息组合,如生化检测、免疫检测及影像检测等。目前绝大部分检测设备都是定向做某一种检测,如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都是以某一类物质为检测物质的。另外,现有的检测设备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一般较小的基层医院较难负担。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由于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点,已经基本替代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成为免疫分析诊断领域应用最多一种免疫分析方法。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另一种是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全自动仪器实现了整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包括进样、加样、加试剂、温育、清洗、磁分离以及发光检测等,测试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测试通量较高,适用于样本处理量大的大型医院。但是,全自动的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设备造价高,检测速度慢。
半自动仪器则只保留了化学发光检测以及简单的机械控制结构,其余过程由人工完成。极大降低了仪器成本,但是增加了人工操作误差,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如CN105241871A公开的用于全血样品检测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微流控芯片和CN105842468A公开的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
生化检测也是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其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潜伏的疾病,及时进行治疗。
将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集成在较小的芯片上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主要是样品流动的精确控制。
CN107091936A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化学发光免疫盘片,包括加样口、试剂口、检测槽和过渡槽;与所述检测槽相比,过渡槽更加远离所述盘片的旋转中心;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检测槽的远离所述旋转中心的端部,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渡槽,中间为弯折部;所述第一通道的最小旋转半径小于所述检测槽的最大旋转半径;与所述过渡槽相比,废液槽更加远离所述盘片的旋转中心;所述过渡槽与所述废液槽连通。但是其加样口、试剂口和检测槽之间直接连通,不利用流体的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仪和检测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能够兼容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检测集成在一个芯片上,通过一个仪器就能快速获得准确结果,结构简单,能够精确控制流体的流动。
本发明中如无特殊说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各个结构,并不表示数量。
所述微通道是指尺寸为0.01-5.00mm的通道,如0.05mm、0.10mm、0.20mm、0.30mm、0.50mm、1.00mm、2.00mm、2.50mm、3.50mm或4.50mm等。
本发明所述的免疫检测区和生化检测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结构,其只是为了区分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所在基板上的区域,实际使用时两者的区域也可交叉。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免疫检测和生化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基板上设置进样单元、免疫检测区和生化检测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4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