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同步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控制溴酸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5503.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兢欣;刘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亚硝酸根 溴酸盐 亚硝酸盐 降解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废水 有机污染物降解 有机污染物 溴酸盐控制 羟基自由基 投放 单独臭氧 工艺效果 快速降解 快速生成 生活废水 酸性水体 次溴酸 水体 废水 消耗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同步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控制溴酸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有机污染废水中的亚硝酸根的含量;(2)调节有机污染废水的pH值为8;(3)向水体中投放臭氧和亚硝酸盐,并且控制投放后亚硝酸盐和臭氧在废水中的比例,进行反应。臭氧与亚硝酸根反应,可快速生成羟基自由基,快速降解有机污染物,亚硝酸盐可以消耗溴酸盐的最重要中间产物次溴酸,从而进一步抑制了溴酸盐生成,对于本身含亚硝酸根的生活废水,通过检测亚硝酸根的浓度,然后只需调节臭氧加入比例,即可同步实现有机污染物降解和溴酸盐控制,对于单独臭氧工艺效果不佳的酸性水体,所述方法更具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同步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控制溴酸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废水成分复杂,同时含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包括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溴离子等。目前,常用的生物降解技术对于这类污染物水体处理效果不佳,且耗时久。而对此类难降解有机物,化学氧化法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
臭氧的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在臭氧体系中,臭氧分解反应可以产生羟基自由基。而羟基自由基能以扩散控制速率氧化降解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包括臭氧分子难降解的物质。因此,臭氧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过氧化氢、活性炭、某些金属催化剂、含氮化合物均可与臭氧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
但是,当水中溴离子浓度大于100μg/L时,臭氧易导致溴酸盐超标。溴酸盐是世界卫生组织(WTO)认定的2B级潜在致癌物质,因而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欧美许多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均将其最大限阈值设定在10μg/L。因此,如何同步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控制溴酸盐生成是臭氧应用面临的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同步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控制溴酸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有机污染废水中的亚硝酸根的含量;
(2)调节有机污染废水的pH值为8;
(3)向水体中投放臭氧和亚硝酸盐,并且控制投放后亚硝酸盐和臭氧在废水中的比例,进行反应。
优选的,所述投放臭氧和亚硝酸盐的顺序为同时加入亚硝酸盐和臭氧。
优选的,所述投放臭氧和亚硝酸盐的顺序为先加亚硝酸盐,再加臭氧。
优选的,所述亚硝酸盐和臭氧在废水中的摩尔比为1:1-100。
优选的,所述亚硝酸盐和臭氧在废水中的摩尔比为1:1.25-2.5。
优选的,所述投放臭氧的量为:0.2-10mg/L。
优选的,所述投放臭氧的量为:2mg/L。
优选的,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3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臭氧与亚硝酸根反应,可快速生成羟基自由基,快速降解有机污染物,亚硝酸盐可以消耗溴酸盐的最重要中间产物次溴酸,从而进一步抑制了溴酸盐生成,对于本身含亚硝酸根的生活废水,通过检测亚硝酸根的浓度,然后只需调节臭氧加入比例,即可同步实现有机污染物降解和溴酸盐控制,对于单独臭氧工艺效果不佳的酸性水体,所述方法更具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果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果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果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果图。
图5为实施例4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