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7243.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蔡丹群;黄卫荣;王世银;彭军;吴光辉;刘世勇;陈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40 | 分类号: | A01N47/40;A01N37/40;A01P7/04;A01P7/02;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51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氧虫酰肼 杀虫组合物 啶虫脒 甘蓝甜菜夜蛾 可溶性粉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甘蓝蚜虫 微乳剂 悬浮剂 重量比 重量计 乳油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重量比为1:50~50:1,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和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的重量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5%‑90%,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防治甘蓝蚜虫和甘蓝甜菜夜蛾有特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还涉及一种含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甲氧虫酰肼的通用名称为methoxyfenozide,化学名为N-叔丁基-N'-(3-甲氧基-邻甲苯酰基)-3,5-二甲苯酰肼,甲氧虫酰肼属二芳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蔬菜和农田作物,用于防治蔬菜(甘蓝菜、瓜类、茄果类)、苹果、玉米、棉花、葡萄、猕猴桃、花卉、水稻、高粱、大豆、甜菜、茶叶、核桃等作物上的鳞翅目害虫及其它害虫。
啶虫脒属于氯化烟酰亚胺类高效杀虫剂,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杀虫作用。其杀虫机理独特,主要是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与常用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因而可有效地防治对上述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害虫。
蚜虫与甜菜夜蛾是对十字花科蔬菜危害极大的害虫,常年危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与质量。生产上常用的传统杀虫剂,害虫抗药性明显增强,防治效果逐年降低。因此,开发防效高、成本低的复配组合物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一种含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将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复配,意外地发现复配的组合物能够明显增强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的活性。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用途,其中有害生物为害虫、害螨、病原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的重量比为 1:50~50:1。
进一步的,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的重量比为 1:30~30:1。
进一步的,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与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的重量比为 1:10~10:1。
一种含甲氧虫酰肼与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所述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和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的重量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5%-9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的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和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的重量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0%-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性成分甲氧虫酰肼和第二活性成分啶虫脒的重量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5%-40%。
根据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用农药领域所公知的方法制备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
进一步的,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粘结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等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可以是水、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丙酮、环己酮、吡咯烷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植物油、石油醚、乙腈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