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混凝土流动性的V型漏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7871.9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悦;陈恒;李战国;王子庚;金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6 | 分类号: | G01N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混凝土 流动性 漏斗 装置 | ||
1.一种测量混凝土流动性的V型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固定架(1),V型漏斗(2),支架(3),密封盖(4),斜杆(5),盛料容器(6),激光测距计时仪(7),显示屏(8),
激光发射器(9),固定卡具(10),固定螺母(11),水平指示泡(12),调平螺栓(13),扭转弹簧(14),竖杆(15),横杆(16),支杆(17),连杆(18);
所述V型漏斗(2)上部开口,开口为515mm*75mm长方形,开口平面与漏斗对称轴垂直,开口向下呈V字型收窄;漏斗尾部为65mm*75mm*150mm的长方体壳体,长方体底部有可活动密封盖(4),两者通过轴芯和扭转弹簧(14)连接;漏斗从上部开口到尾部开口总高度为600mm;
所述盛料容器(6)为内部尺寸为240mm*240mm*240mm的上部开口立方体容器,四个侧面内壁在其竖向对称轴上均标有刻度线,底面内壁标有中心点;
所述支架由四根900mm的竖杆(15),四根365mm的横杆(16),六根90mm的支杆(17),四根斜杆(5),四根连杆(18)连接组成,斜杆(5)和连杆(18)组成的杆系结构上部与V型漏斗(2)侧面接触贴合,使得V型漏斗(2)上部开口处于水平状态,调平螺栓(13)设在支架(3)底部,水平指示泡(12)设在上部横杆(16)上;
固定架(1)固定在支架(3)上,激光测距计时仪(7)通过固定卡具(10)和固定螺母(11)固定于固定架(1)上,激光测距计时仪位于V型漏斗上方,激光发射器(9)位于激光测距计时仪(7)低端,激光发射器(9)设置显示屏(8);
使用时,在安装调平整个装置后,试验开始前,在V型漏斗(2)的密封盖(4)关闭状态下,将激光测距计时仪(7)调整为标定工作模式,激光测距计时仪(7)测定激光发射器(9)与关闭的密封盖(4)之间的距离d0,之后激光测距计时仪(7)自动存储该数据,作为V型漏斗(2)内混凝土流空的判断依据;然后在V型漏斗(2)的密封盖(4)打开,激光发射器(9)与盛料容器(6)底部无阻隔的状态下,将激光测距计时仪(7)调整为对中工作模式,移动盛料容器(6),使激光测距计时仪(7)发出的光正射其底部中心点;随后将激光测距计时仪(7)调整为测距工作模式,激光测距计时仪(7)测定激光发射器(9)与盛料容器(6)底部距离d1,随即激光测距计时仪(7)展示并自动存储该数据;
调整激光测距计时仪(7),将其置于自动工作模式,打开密封盖(4),此时激光测距计时仪(7)连续测量V型漏斗(2)内混凝土上表面距激光发射器(9)的距离,当激光测距计时仪(7)检测到两者距离达到标定距离d0后,即认为V型漏斗(2)内混凝土全部流出,此时激光测距计时仪(7)计算距离开始变化与距离达到d0的时间差,即为流空时间T;同时据此,用预设的V型漏斗(2)容积V除以流空时间T,算得混凝土平均流速K=V/T,以上数据随即显示于显示屏(8)上;
所述激光测距计时仪(7)在自动工作模式时,在检测到距离数值超过d0后自动判定V型漏斗(2)内混凝土流空,之后自动测量盛料容器(6)中山丘状混凝土的中点与激光发射器(9)的距离d2,计算并显示山丘状 混凝土中点高度l1=d1-d2 ;根据盛料容器(6)侧面内壁的刻度线,人工读取盛料容器(6)中混凝土与四个侧面交界线的刻度并取均值,定义为混凝土周边平均高度l2,混凝土中点高度与周边高度差△l=l1-l2;定义混凝土流动性指数S=(K/△l)1/2,其中K为混凝土平均流速,S值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混凝土流动性的V型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与支架(3)为可拆卸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8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