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吸船的喂料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8406.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陶冲林;徐而敏;李晟;谷家康;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90 | 分类号: | E02F3/9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2000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喂料斗 输出管路 给水系统 启闭系统 起吊 航行安全 活动连接 连通状态 施工过程 影响船舶 杂质扩散 中空结构 泥管 泥门 砂料 水面 携带 施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绞吸船的喂料斗,所述喂料斗包括斗本体、泥门、启闭系统、给水系统、输出管路和起吊部,所述斗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斗本体与所述输出管路连接,所述启闭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斗本体与所述输出管路之间的连通状态,所述给水系统分别与所述斗本体和所述输出管路连接,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绞吸船的泥管连接,所述起吊部活动连接所述喂料斗与所述绞吸船,所述喂料斗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砂料及其携带的杂质扩散,避免了水体污染,在非施工时,所述喂料斗可以提升至水面以上,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疏浚船用设备,涉及一种绞吸船的喂料斗。
背景技术
目前,绞吸式挖泥船在进行吹填作业时,通常有两种常规的做法,一种是通过绞刀对水底泥层进行切削取砂,绞刀切削过程均会有砂料及其携带的杂质扩散,造成水体污染;另外一种是当泥层中存在含砂量不足或者砂的粒径不符合要求等因素时,通常考虑外运砂吹填,由运砂船将外运砂通过皮带运输机抛撒至储砂坑中,然后绞吸式绞吸船通过绞刀切削,泥泵吸入后吹填至吹填区,抛撒外运砂过程种很难避免砂料及其携带的杂质扩散,造成水体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绞吸船的喂料斗,所述喂料斗用于绞吸船吹填作业时接收从皮带传输机运送来的外运砂,避免抛撒外运砂过程中的砂料及携带杂质的扩散,避免水体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喂料斗包括斗本体、泥门、启闭系统、给水系统、输出管路和起吊部;所述斗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斗本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输出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泥门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并活动连接于所述输出管路上,所述启闭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泥门的开闭以使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输出管路之间连通或封闭;所述给水系统用于为所述斗本体供水使得所述斗本体内的砂料和水混合为泥浆;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出料口密封连通,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绞吸船的泥管连通,所述输出管路用于将所述出料口输出的泥浆运送至所述泥管;所述起吊部活动连接所述喂料斗与所述绞吸船,并用于使得所述绞吸船能通过所述起吊部控制所述喂料斗的升降。
优选地,所述斗本体为中空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斗体、中间斗体和下斗体;所述上斗体由若干块板合围成一中空结构,所述上斗体的一端为所述进料口,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中间斗体为喇叭状结构,开口朝向所述上斗体,所述中间斗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为所述中间斗体的喇叭状结构的开口;所述下斗体为喇叭状结构,开口朝向所述中间斗体,所述下斗体的两端分别为第四连接端以及出料口,所述第四连接端为所述下斗体的喇叭状结构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上斗体和所述中间斗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中间斗体和所述下斗体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所述出料口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泥门的形状与所述出料口的形状相匹配,当所述泥门开启或关闭时能够打开或封堵所述出料口,以使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输出管路连通或封闭。
优选地,所述喂料斗还包括功能平台,所述功能平台包括攀爬结构、板状平台和安全防护结构,所述攀爬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板状平台连接,并用于上下所述板状平台;所述安全防护结构围护所述板状平台的外围,所述板状平台位于所述上斗体的外围,所述板状平台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泥门有两个,所述启闭系统的个数与所述泥门相等并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调控的河道清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动水力结合式局部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