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8591.X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1/14;B01D67/00;B01D69/02;B01D71/5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多孔分离膜 碱处理 制备 高分子材料技术 酰亚胺基团 分离性能 同步调控 复合膜 碱溶液 孔结构 膜分离 耐溶剂 亲水性 相分离 有效地 铸膜液 酰胺酸 基膜 浸泡 应用 溶解 | ||
1.一种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其特征在于,该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中的聚酰亚胺链至少有一个酰亚胺基团被酰胺酸基团取代;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上均匀分布有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结构的直径为0.5nm-1μm。
3.一种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S1:将聚酰亚胺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聚酰亚胺铸膜液;
S2:将步骤S1中所述聚酰亚胺铸膜液涂覆在基板上,采用相分离法制备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
S3:将步骤S2中所述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在碱溶液中浸泡,使该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中的聚酰亚胺链至少有一个酰亚胺基团被酰胺酸基团取代,得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相分离法为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或热诱导相分离法;
优选地,所述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采用的不能溶解聚酰亚胺的非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或丙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聚酰亚胺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为双酸酐残基,R2为二胺残基;
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聚酰亚胺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聚酰亚胺铸膜液中聚酰亚胺的浓度为8wt%-28wt%;步骤S1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四氢呋喃或氯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min-120min;步骤S3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铵溶液中至少一种;所述碱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0001mol/L-10mol/L。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在膜分离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作为微滤膜、超滤膜或纳滤膜应用于膜分离;或者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作为复合膜的基膜在膜分离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应用于海水淡化。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作为耐有机溶剂膜应用于膜分离;
优选地,所述碱处理聚酰亚胺多孔分离膜应用于刚果红的乙醇溶液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5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