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柔性IC基板外观颜色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8685.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跃明;钟智彦;杜娟;罗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9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柔性 ic 外观 颜色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薄柔性IC基板外观颜色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1)通过显微成像采集系统将实物采集为数字图像;(2)通过图像融合将拍摄完成后的所有图像拼接形成完整的柔性IC基板图像;(3)对所述柔性IC基板图像进行外观颜色检测。本发明步骤(3)首先对图像进行平滑预处理,去除噪声;其次将RGB彩色空间转换为HSI彩色空间,提取亮度I分量方便图像的处理;然后对彩色图像的亮度I信息进行点集值拓扑映射,计算二维灰度直方图;最后通过自动聚类的K值判断是否存在外观颜色缺陷。本发明解决了柔性IC基板生产过程中的外观颜色缺陷快速检测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IC基板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柔性IC基板外观颜色缺陷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IC基板在许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汽车业、军用/宇航、计算机、电信、医疗以及消费产品等。世界各地的柔性IC基板使用需求在逐年增长,最重要的应用在于手机和其他的手持通信和计算机设备(如PDA等)上。由于柔性IC基板属于高密度超薄基板,所以对各方面技术要求较高。而我国对柔性IC基板的研究较少,现有阶段并未查阅到有关柔性IC基板外观颜色检测的相关文献。所以我国对高密度柔性IC基板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薄柔性IC基板外观颜色检测方法,解决了柔性IC基板生产过程中外观颜色缺陷快速检测的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薄柔性IC基板外观颜色检测方法,其包括:
(1) 通过显微成像采集系统将实物采集为数字图像;
(2) 通过图像融合将拍摄完成后的所有图像拼接形成完整的柔性IC基板图像;
(3) 对所述柔性IC基板图像进行外观颜色检测。
进一步的,步骤(3)具体包括:
(3.1) 对所述柔性IC基板图像进行平滑预处理;
(3.2)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 RGB-HSI彩色空间转换,将采集的RGB彩色空间图像转换为HSI彩色空间图像,提取亮度I分量;
(3.3) 对彩色图像的亮度I信息进行点集值拓扑映射,计算二维灰度直方图;
(3.4) 通过自动聚类的K值判断是否存在外观颜色缺陷。
进一步的,步骤 (3.3)具体包括:
(3.3.1) 坐标规定:规定向右为X轴正方向,向下为Y轴正方向;
(3.3.2) 点集值与像素值对应:由于数字图像是由一些离散的点组成,所以可将图像离散数字化,对应在坐标中的位置即可作为点集合,坐标中点的值即点集值,在图像中称为像素值,即可将点集值与像素值进行一一对应;
(3.3.3) 点集值拓扑映射处理:将黄色和黑色设置为背景,其他颜色设置为目标,在对应目标和背景的像限内构造像素点对目标和背景的隶属度函数,从而去除噪声和边缘像素对点集值拓扑映射的影响;根据像素点灰度值和其邻域灰度均值关系,即可建立二维灰度直方图。
进一步的,步骤 (3.4)具体包括:
(3.4.1) 求聚类数目K:由于正常的柔性IC基板颜色只有黑色背景和黄色线路,所以柔性IC基板自动聚类数目的K值一定会大于等于2;
(3.4.2) 外观颜色缺陷的判定,若K=2,判定该柔性IC基板的外观颜色正常;若K2,判定该柔性IC基板存在外观颜色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是柔性IC基板在生产过程中对图像进行采集的过程。显微成像采集系统是通过移动载物台的同时相机拍摄而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