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8865.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剑峰;迟会伟;吴建挺;刘莹;李冬蓉;赵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5/233 | 分类号: | C07D215/233;C07F9/60;A01N43/42;A01N47/18;A01N57/16;A01P7/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黄海丽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喹啉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杀虫、杀螨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具体提供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对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的多种害虫、害螨都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并且,这些化合物在很低的剂量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可用于制备杀虫和/或杀螨剂。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制备步骤简单,产品收率较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杀螨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从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以来,农民们就尝试着用杀虫剂与虫害作斗争。在20世纪,科学家们寻找着一种能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真正强有力的杀虫剂。1939年,瑞士科学家保罗·米勒发现强效杀虫剂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成为杀虫剂研发历史中的里程碑。杀虫剂(Insecticide)是指杀死害虫的一种药剂,如甲虫、苍蝇、蛴螬、鼻虫、跳虫、粉虱以及近万种其他害虫。杀虫剂的使用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发现的是天然杀虫剂及无机化合物,但是它们作用单一、用量大、持效期短;有机氯、有机磷等有机合成杀虫剂,它们的特征是高效高残留或低残留,其中有不少品种对哺乳动物有高的急性毒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批有机氯杀螨剂,但害螨的抗药性随使用时间增长而增加。目前杀螨剂的类型有很大发展,杀螨活性也有较大提高,还出现一些对捕食螨安全的杀螨剂。杀螨剂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杀螨、杀虫剂方向发展。
专利文献EP0407192公开了如下通式所示的喹啉类化合物及具体化合物,及所述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虫剂的应用。
专利文献US7022855公开了如下通式所示的喹啉类化合物及具体化合物,及所述化合物作为防治外寄生虫的应用。
专利文献DE2361438公开了如下通式所示的喹啉类化合物及具体化合物,及所述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虫剂的应用。
专利文献EP48437A2公开了如下通式所示的喹啉类化合物及具体化合物CK1及所述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虫剂的应用。
然而,上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人们仍需要进一步开发性能优良的杀虫、杀螨剂。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消旋体、互变异构体、同位素标记物、氮氧化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R选自-COR1、-COOR1、-CONHR1、-CON(R1)2、-CSN(R1)2、-CSNHR1、-PS(OR1)2、-PO(OR1)2;
每一个R1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s1取代的下列基团:C1-40烷基或C3-20环烷基;
R2、R3、R4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s2取代的下列基团:C1-40烷基、C3-20环烷基、C1-40烷氧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氧喹啉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羟氯喹及其硫酸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