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9167.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郭兴安;赵纪元;车旭晨;张恒;郭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28B17/00;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内腔 喷头 循环出料口 流量可控 连通 混凝土输送泵 流量分配阀 打印喷头 打印系统 旋转阀芯 出料口 进料口 阀体 混凝土 制造 混凝土凝结 打印装置 连通开度 制造装置 转动设置 输出端 输入端 输送管 建筑材料 打印 挤出 跨度 停留 | ||
1.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输送泵(1)和设置有流量分配阀(2)的打印喷头;
所述流量分配阀(2)包括形成控制内腔的阀体(21),转动设置在控制内腔内的旋转阀芯(22),以及分别设置在阀体(21)上均与控制内腔连通的喷头出料口(23)、进料口(25)和循环出料口(24);
所述旋转阀芯(22)用于控制喷头出料口(23)和循环出料口(24)与控制内腔的连通开度;
所述混凝土输送泵(1)的输出端与进料口(25)连通,输入端与循环出料口(2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1)呈空心圆柱体,空心部分形成圆柱体控制内腔;旋转阀芯(22)绕中轴线旋转,且贴合控制内腔的侧壁和上下底面;喷头出料口(23)、进料口(25)和循环出料口(24)分别设置在阀体(21)的侧壁上且与控制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芯(22)呈扇形设置;扇形结构的圆弧大于喷头出料口(23)和循环出料口(24)中最大开口的弧度;喷头出料口(23)和进料口(25)之间的最小弧度为A,进料口(25)和循环出料口(24)之间的最小弧度为B,扇形结构能够连通部分的弧度不小于A和B中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芯(22)呈90°扇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芯(22)呈180°扇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芯(22)呈180°的偏心扇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头出料口(23)、进料口(25)和循环出料口(24)依次均匀设置在控制腔体的同一个半圆侧,喷头出料口(23)和循环出料口(24)沿该半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的中轴线与半圆底边平行;进料口(25)沿半圆的中轴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1)的中轴线上设置旋转轴(26),旋转阀芯(22)固定设置在旋转轴(26)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可控的建筑增材制造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泵(1)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路(3)与进料口(25)连通,输入端通过循环管路(4)与循环出料口(2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91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