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视力用的遮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9300.9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3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昱;宋世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昱 |
主分类号: | A61B3/028 | 分类号: | A61B3/02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视力 遮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视力用的遮眼器,包括左遮眼件和右遮眼件,左遮眼件和右遮眼件均包括框体和固定于框体上的挂耳架,框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左遮眼件的一侧边设置有左横梁,右遮眼件的相对侧边设置有右横梁,左横梁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插入件,右横梁上设置有供插入件插入的通孔,还包括眼镜固定机构和遮光装置,眼镜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下固定部为设置在框体下侧边向内的延伸部,延伸部向上弯曲以形成支撑眼镜底部的凹槽;上固定部为设置在框架上侧端面的弧形杆,遮光装置包括弧形遮挡板,弧形杆上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挡板通过滑块连接在弧形槽内。本发明提供的遮眼器,能够满足对不同人群进行准确检查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视力用的遮眼器。
背景技术
眼科检查中,视力检查是经常需要进行的项目。视力检查时,需要使用遮眼板将被检查者的一只眼睛遮住,然后测另一只眼睛的视力。常见的遮眼器一般采用手持式遮罩将单只眼睛遮挡而检测另一只眼睛的视力,这种传统的遮眼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在实际使用中,必须人为的手持支撑,稍不规范,就会影响检测效果,又无法确保检测的准确性。申请号为201320507905.9,申请日为2013.08.20,名称为“一种遮眼器”的专利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遮眼器。
现有技术中,也有人制作了可以佩带的遮眼器,便于使用者检查使用的方便性,申请号为201410127861.6,申请日为2014.04.01,名称为“眼镜架视力检测遮罩”的专利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遮眼器,在其两个镜框的中间采用铰轴装有一个可通过翻转分别将两个镜片孔遮盖的挡板。使用时,可像眼镜一样佩戴在双耳上,通过挡板的翻转而分别将镜框遮挡,由此即达到遮挡一只眼睛进行视力检测的作用,可避免手持式遮挡效果不佳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既能够当做手持式使用又能够组合成可佩带的遮眼器,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会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检查,有的使用者带有眼睛,有的使用者没有眼睛,还有使用者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借助检查镜片才能够进行准确的检测,现有技术中的遮眼器已不能满足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准确检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视力用的遮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视力用的遮眼器,包括左遮眼件和右遮眼件,所述左遮眼件和右遮眼件均包括框体和固定于所述框体上的挂耳架,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挂耳架包括挂耳部和伸缩部,所述框体上相连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挂耳部连接在所述伸缩部的另一端,所述滑槽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伸缩部可插接于任一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左遮眼件的一侧边设置有左横梁,所述右遮眼件的相对侧边设置有右横梁,所述左横梁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插入件,所述插入件上设置有多个尺寸依次变化的弹性凸起,所述右横梁上设置有供所述插入件插入的通孔,且沿所述通孔的开口向内延伸,所述通孔的孔径逐渐减小,所述通孔上依次设置有多个供所述弹性凸起嵌入的圆孔;还包括眼镜固定机构和遮光装置,所述眼镜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所述下固定部为设置在所述框体下侧边向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上弯曲以形成支撑眼镜底部的凹槽;所述上固定部为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侧端面的弧形杆,所述框体的上侧端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洞孔,各所述洞孔内均嵌设有伸缩杆,所述弧形杆一侧边转动连接在伸缩杆的端部,所述弧形杆另一侧边设置卡合部。所述遮光装置包括弧形遮挡板,所述弧形杆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弧形遮挡板通过滑块连接在所述连接槽内。
上述的遮眼器,还包括鼻垫和滑动件,所述鼻垫包括左鼻垫和右鼻垫,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左鼻垫和所述右鼻垫通过滑动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可固定在任一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左遮眼件和右遮眼件可对接形成可佩带的组合框体,所述左鼻垫和右鼻垫沿所述组合框体上的所述弧形槽从上向下滑动时,所述左鼻垫和右鼻垫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昱,未经张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9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