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车安全预知防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0067.1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1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洛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5/08;H04L29/08;H04N7/18 |
代理公司: | 44276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志远;袁浩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主 后台服务器 财产安全 公安系统 人车安全 防范 回复 报警 安全防护领域 报警信息发送 移动客户端 安全口令 安全状态 报警装置 启动安全 确认信息 外在因素 行车过程 语音告知 乘客 车内 口令 桌面 安全 场景 跟踪 监控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防护领域中的一种人车安全预知防范方法,在乘客搭载时开启车内监控,并通过语音告知乘客文明、守法;在行车过程中遇到危险情况时,车主启动安全报警装置,通知紧急联系人,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和后台服务器;在车主长时间未操作移动客户端桌面时,后台服务器下发安全口令确认信息,车主回复进行确认,通过后解除安全跟踪,若错误则后台服务器通过紧急联系人对车主的安全状态进行确认,若紧急联系人无法确认或车主回复报警口令,则后台服务器向公安系统进行报警。当车主遇到外在因素危及到自身或财产安全时,本发明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设定不同的安全预知防范模式,以保证车主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又不过多的打扰车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人车安全预知防范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集中在行车记录仪、安全座椅、安全气囊以及各种涉及到AI智能的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对出行过程中的一些事件进行监测和追溯(比如限速、交通事故等)。但是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网约车、共享汽车也在快速增加,各类威胁到车主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安全事件(比如勒索、绑架、甚至杀害车主)时有发生。
目前的技术只能起到事后查证的作用,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预知和防范这类危及到车主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不能及时有效的对车辆及人身安全进行预知及防范。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车安全预知防范方法,当车主驾车出行时,遇到外在因素(绑架、勒索等)危及到自身或财产安全时,本发明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设定不同的安全预知防范模式,以保证车主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又不过多的打扰车主。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人车安全预知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前,车主通过移动客户端APP绑定用户手机、车辆信息,并记录紧急联系人、安全口令及报警口令;
在乘客搭载时开启车内监控,并通过语音告知乘客文明、守法;
在行车过程中遇到危险情况时,车主启动安全报警装置,通知紧急联系人,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系统和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锁定车主的手机、车辆的当前地点及后续移动轨迹;
在车主长时间未操作移动客户端桌面时,所述后台服务器下发安全口令确认信息,车主回复安全口令进行确认,通过后解除安全跟踪,若错误则所述后台服务器通过紧急联系人对车主的安全状态进行确认,若紧急联系人无法确认或车主回复报警口令,则所述后台服务器向公安系统进行报警。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内安装有安全防范系统,所述安全防范系统包括主处理器和与其连接的人工报警模块、语音播放模块、监控模块、定位模块、报警信息模块、通信模块及报警显示模块:
所述人工报警模块与所述车辆内的人工报警装置连接;所述语音播放模块与所述车辆内的语音播报装置连接;所述报警显示模块与所述车辆后车窗处的车载显示屏连接,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车辆内部的监控摄像头连接;所述报警信息模块和所述定位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公安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报警装置设于所述车辆的方向盘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摄像头设于所述车载显示屏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4G定位模块及WiFi定位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数据发送模块、网络传输模块、数据接收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数据发送模块传递至所述网络传输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网络传输模块发送的信息后,发送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将对应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洛智能(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基洛智能(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0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