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指令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0110.4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汪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若海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 指令 器官 动作表示 人脸图像 指令识别 变化判断 发出指令 客观条件 面部器官 实时监测 视频图像 位置判断 遥控动作 自动识别 检测 配合 相符 触摸 语音 跟踪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脸指令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实时输入的视频图像中检测人脸图像,并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跟踪;实时监测人脸指令涉及的面部器官的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所述器官的状态及变化;人脸指令是用脸部的某一器官或多个器官配合产生的脸部动作表示的指令;根据所述器官的状态的变化判断所述器官产生的动作,如果所述动作与设定的人脸指令相符,则认为所述动作是人脸指令。本发明首次提出了用脸部的某一器官或多个器官配合产生的脸部动作表示指令即人脸指令的概念,并实现了人脸指令的自动识别,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人们不可以、不方便或者不愿意采取语音、触摸或遥控动作发出指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指令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摄像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显示器、监控设备等很多电子设备上都配置了影像流采集系统(含硬件设备和其应用软件)。影像流采集系统主要功能为单方面连续采集供后方应用的情景图像流(图像帧)。其中很多的应用包括采集与人(被采集人)相关的场景,比如常用的照相、自拍、还比如监控人的活动、对被采集人进行人脸识别等。同时,这些含影像流采集系统的电子设备也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被采集人的一些相应指令,并将被采集人发出的指令发送给系统进行相应处理。被采集人的这些指令一般通过语音(设备内置麦克风)、触摸(含触屏、按压功能键等)直接接触操作产生,或通过手机、APP或遥控设备等工具遥控下达指令操作等。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以、不方便或者不愿意采取上述方法发送指令。比如,在一些公众场合,被采集人不希望别人关注或知道自己的指令,所以不能触摸或语音来发送指令;在一些嘈杂的场合,被采集人无法通过正常的语音发出指令。在一些特定场合,被采集人无法直接、或不方便直接以触摸或按压更支持接触操作等。而一般利用手机APP操作可能由于操作相对复杂,在一些特定场合不方便或不能及时操作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人脸指令识别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脸指令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从实时输入的视频图像中检测人脸图像,并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跟踪;
步骤2,实时监测人脸指令涉及的面部器官的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判断所述器官的状态及变化;人脸指令是用脸部的某一器官或多个器官配合产生的脸部动作表示的指令;
步骤3,根据所述器官的状态的变化判断所述器官产生的动作,如果所述动作与设定的人脸指令相符,则认为所述动作是人脸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指令包括:左眼单眼单次眨眼,左眼单眼连续眨眼,右眼单眼单次眨眼,右眼单眼连续眨眼,左眼右眼单次交替眨眼,左眼右眼多次交替眨眼,双眼常闭,嘴部常张,挑动眉毛,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上述面部动作的有序组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判断眼睛状态的方法包括:
实时监测左眼和右眼的位置,并计算上眼皮下边缘中点和下眼皮上边缘中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所述距离大于设定的阈值,则为张开状态;否则为闭合状态。
更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判断脸部动作为左眼单眼单次眨眼的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左眼和右眼的状态由上一帧图像的左眼和右眼皆为张开变为当前帧图像的左眼为闭合右眼为张开时,继续检测下一帧图像;
如果在当前帧图像以后设定的阈值内的某一帧图像中检测到左眼和右眼的状态皆为张开,继续检测下一帧图像;
如果从当前帧图像起左眼和右眼一直皆为张开状态的图像帧数超过设定的阈值,则认为脸部动作为左眼单眼单次眨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若海,未经汪若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0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