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组用具有防差错功能的大电流极柱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1550.1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5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沈川杰;谢巧;赵建伟;李克锋;史佳超;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50/552 | 分类号: | H01M50/552;H01M50/588;H01M50/591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余岢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用具 差错 功能 电流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用具有防差错功能的大电流极柱组件,包括紧固帽、保护罩、限位件、极柱、法兰座、安装环、导电螺母、导电垫圈、沉头螺钉一、沉头螺钉二。一般情况,很多电池组正、负极输出采用螺柱的方式实现对外输出,这种方式简单,但容易出现反接短路现象,造成电池组或设备的损坏,并构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极柱连接差错。本发明设计的极柱上存在一个圆盘,圆盘向两面伸出凸台,在凸台上伸出螺柱,通过螺母将外接导电端子固定到凸台平面上实现平面导电功能,与普通极柱的螺纹导电方式相比较,具有更小的接触电阻,因此具有过大电流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组用极柱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用具有防差错功能的大电流极柱组件。
背景技术
在运载火箭、定向能等装备上使用的电池组一般要求具有大电流需求,尤其是电磁弹射、激光电源、电动伺服等特殊场合。由于大电流供电电池组尚没有合适的电连接器可选择,一般采用螺柱实现对外连接供电,然而目前大电流供电的电池组正、负极采用的螺柱结构形式相同,不具备防差错功能,往往在接线过程线路反接、错接,造成电池或设备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此外,目前常用的大电流螺柱结构导电采用螺纹导电方式,其接触电阻大,导电过程产热温升高,甚至超过绝缘层耐温极限而造成极柱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解决了运载火箭、定向能等领域用大电流输出电池组供电极柱反接、错接造成短路的问题,以及大电流供电接触电阻大造成温升和压降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池组用具有防差错功能的大电流极柱组件,包括紧固帽、保护罩、限位件、极柱、法兰座、安装环、导电螺母、导电垫圈、沉头螺钉一、沉头螺钉二。所述极柱组件带有紧固帽一端安装在电池组外侧,另一端安装到电池组内部。所述极柱嵌入法兰座的中间的第二沉孔中,通过四个沉头螺钉二穿过极柱和法兰座后与底部的安装环的四个螺纹孔连接,极柱上方的限位件通过两个沉头螺钉一穿过限位件安装到极柱组件的两个螺纹上,保护罩套在极柱上通过紧固帽压紧。保护罩底部外边缘嵌入到法兰座中间的第一沉孔。导电螺母、导电垫圈套在极柱上。
进一步,所述紧固帽,采用尼龙或聚酰亚胺材质加工或注塑而成,紧固帽整体呈“T型圆柱状”大圆柱上设置有滚花,可以方便拧紧,小圆柱端面上加工有螺纹孔,与极柱螺纹匹配。所述保护罩,采用尼龙或聚酰亚胺材质加工或注塑而成,整体为薄壁,壁厚为1~3mm,外形呈“倒T型圆柱状”,大圆环上侧面有开口,可以允许外接跨接片通过,小圆环上端面为平面,平面上有一圆孔,直径大小与紧固帽直径适配。所述限位件,采用尼龙或聚酰亚胺材质加工或注塑而成,整体为圆柱体,直径与保护罩大圆环内径相匹配,中间部位为方形凹孔且下边为全开状态,使得外接导电端子顺利通过,方形凹孔上边为A型卡口或B型卡口,可以适合两种形状的导电端子,方形凹孔的两侧有两个对称的沉头孔。所述极柱,采用纯铜或铜合金直接加工而成,中间位置存在一个圆盘,圆盘一面伸出直径较小的螺柱,另一面伸出一个直径比圆盘直径小的凸台,在凸台上伸出直径较小的螺柱。极柱圆盘上有四个对称均匀分布的螺纹孔,大小与限位件沉头孔匹配,极柱圆盘上还有四个对称均匀分布的沉头孔,并且与螺纹孔无干涉。所述法兰座,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边缘周围均匀分布四个安装孔,中心位置有一个圆柱结构,圆柱内部有第一沉孔,直径与保护罩外径匹配,第一沉孔内部有直径较小的第二沉孔,直径与极柱上的圆盘直径匹配。所述安装环为金属材质,环上分布有螺纹孔且与极柱上的安装沉孔匹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极柱组件具有物理隔离措施,可以防止电池组正、负极意外连接而短路。
(2)本发明的极柱组件具有采用平面结合螺纹导电的方式,与外接导电端子连接接触电阻小,温升较低,可以允许更大电流通过。
(3)本发明的极柱组件内部设置有限位件,配合匹配形状的外接导电端子,具备防差错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1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纽扣电池
- 下一篇:铜铝复合极块的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