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1931.X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聂伟荣;刘国伟;李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29/00 | 分类号: | H01H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电极 盖板 微流体 微通道 基底 金属液滴 可延时 惯性开关 接电开关 延时通道 储液池 惯性力 触点 毛细 微流控芯片 导气通道 接触稳定 开关导通 延时功能 上端 直通道 重合区 阈值时 闭锁 阀流 延时 密封 | ||
1.一种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盖板(2)、微通道(7)、金属液滴、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所述微通道(7)设置在基底(1)上;所述基底(1)、盖板(2)之间密封,避免金属液滴从微通道(7)内溅出;所述微通道(7)包括J形储液池(8)、第一毛细阀(9)、第二毛细阀(10)、第三毛细阀(13)、第四毛细阀(14)、第五毛细阀(16)、第六毛细阀(18)、第七毛细阀(19)、第八毛细阀(21)、第九毛细阀(26)、第十毛细阀(25)、第十一毛细阀(23)、第一直通道(11)、曲形通道(12)、第二直通道(20)、第三直通道(24)、延时通道(15)、U形闭锁通道(17)以及导气通道(22);
所述J形储液池(8)短边上端与第一毛细阀(9)相连,第一毛细阀(9)上端与第二毛细阀(10)相连;所述第二毛细阀(10)上端与第一直通道(11)相连;所述第一直通道(11)与第三毛细阀(13)之间的轴向相互垂直,二者之间通过曲形通道(12)过渡连接;所述第三毛细阀(13)另一端与第四毛细阀(14)相连;所述第四毛细阀(14)与第五毛细阀(16)之间通过延时通道(15)相连;所述第五毛细阀(16)与U形闭锁通道(17)一端相连;U形闭锁通道(17)另一端与第六毛细阀(18)相连;所述第六毛细阀(18)另一端与第七毛细阀(19)相连;所述第七毛细阀(19)另一端与第八毛细阀(21)之间通过第二直通道(20)相连;所述第八毛细阀(21)另一端与第十一毛细阀(23)上端之间通过导气通道(22)相连;所述第十一毛细阀(23)下端与第十毛细阀(25)上端之间通过第三直通道(24)相连;所述第十毛细阀(25)下端与第九毛细阀(26)上端相连;所述第九毛细阀(26)下端与J形储液池(8)长边上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极(31)从U形闭锁通道(17)下端引出,所述第二电极(32)从U形闭锁通道(17)上端引出,由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构成延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包括第三电极(61)、第四电极(62);所述第三电极(61)从J形储液池(8)引出,第四电极(62)从第三毛细阀(13)和第四毛细阀(14)之间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阀(10)、第三毛细阀(13)、第五毛细阀(16)、第九毛细阀(26)的长度要大于其他毛细阀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通道(15)为蛇形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上设有第一密封槽(4)和第二密封槽(5);所述微通道(7)位于第一密封槽(4)内部,所述第一密封槽(4)位于第二密封槽(5)内;所述第二密封槽(5)内设有紫外线固化胶;所述基底(1)与盖板(2)之间通过第二密封槽(5)中的紫外线固化胶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采用硅基底、PMMA或PDMS基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为玻璃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时惯性微流体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液滴为水银或镓铟锡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19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