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枪动侧电极凸焊压力缓冲自动补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1979.0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3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4 | 分类号: | B23K11/14;B23K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焊 凸焊螺母 自动补偿结构 压力缓冲 侧电极 压紧力 焊点 伺服电动缸 焊接压力 焊枪 减小 凸台 虚焊 融化 预压缩弹簧 技术要点 结构问题 推杆座套 新型焊枪 压紧焊接 压缩弹簧 自动补偿 电极杆 力补偿 预压缩 弹簧 恒力 内置 自动化 传递 | ||
焊枪动侧电极凸焊压力缓冲自动补偿结构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焊枪动侧电极凸焊压力缓冲自动补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在推杆座套内部设有压缩弹簧,在伺服电动缸带动下,电极杆、凸焊螺母与工件压紧焊接时,压紧力为恒力,当凸焊螺母的凸台焊点瞬间融化时,压力也瞬时减小,此时可通过弹簧的预压缩力补偿,确保凸焊时所需的压紧力,防止凸焊螺母凸焊时虚焊的产生。本结构主要技术方案及技术要点:本结构通过内置预压缩弹簧自动补偿伺服电动缸传递焊接压力时,凸焊螺母凸台焊点瞬间融化时焊接压力减小的结构问题,解决了确保凸焊时所需的压紧力,防止凸焊螺母凸焊时虚焊的产生,使实现自动化凸焊螺母可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焊枪动侧电极凸焊压力缓冲自动补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在推杆座套内部设有压缩弹簧,在伺服电动缸带动下,电极杆、凸焊螺母与工件压紧焊接时,压紧力为恒力,当凸焊螺母的凸台焊点瞬间融化时,压力也瞬时减小,此时可通过弹簧的预压缩力自动补偿,确保凸焊时所需的压紧力,防止凸焊螺母凸焊时虚焊的产生。
背景技术
紧固件自动连接是当前的技术趋势,由人工连接到全自动连接是减少人员,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者环境,形成线体一个流生产等方面均有优势。
在目前汽车及家电金属结构件设计中,开始采用将金属零件或螺母、直接凸焊到另一个零件上,特别是在汽车的框架结构件设计中,已大量开始采用,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
同时,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对凸焊件的产能越来越高,以往的凸焊件都是单独以螺母、与板材通过人工凸焊,则焊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焊枪动侧电极凸焊压力缓冲自动补偿结构,使凸焊时瞬时压力损失由弹簧的预压缩力自动补偿,防止凸焊螺母凸焊时虚焊的产生。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焊枪动侧电极凸焊压力缓冲自动补偿结构,与焊枪的有效配合,可以使凸焊螺母自动化焊接可行。该结构包括伺服电动缸,推杆座套,垫圈,缓冲弹簧,推杆,定位螺钉,绝缘套,连接套,电极杆,下电极定位销,凸焊螺母,下电极,锁紧螺钉。
其特征在于:推杆座套的一端与伺服电动缸采用螺纹连接,推杆座套的内部设有台阶盲孔,在近孔口处设有横向螺钉孔,一端为圆孔,另一端为螺纹孔。
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台阶外圆,其中大外圆设有横向腰孔,定位螺钉可由其腰孔中穿过,与推杆座套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的缓冲弹簧的内孔与推杆的小台阶外圆相配合,所述的缓冲弹簧的外径与推杆座套的内部盲孔大径相配合。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垫圈平面贴合,另一端与台阶端面贴合。
所述的垫圈的内孔可由推杆的小台阶外圆穿过,所述的垫圈的外径与推杆座套的内部盲孔大径相配合。
所述的连接套一端为盲孔,另一端为锥形盲孔,在盲孔的侧面与轴线同向设有通槽,在通槽的侧面设有横向锁紧螺钉孔,一端为圆孔,另一端为螺纹孔。
所述的绝缘套为薄壁盲孔,盲孔与推杆的一端外圆配合,所述绝缘套的外圆与连接套一端的盲孔配合,采用锁紧螺钉连接锁紧。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加工方便,通过弹簧的预压缩力自动补偿,解决了伺服电动缸传递凸焊压紧力时,凸焊螺母的凸台焊点瞬间融化时的压力减少,防止凸焊螺母凸焊时虚焊的产生,解决了凸焊的结构工艺性,能够与焊枪、机器人的联动实现凸焊螺母的自动化凸焊。使凸焊螺母自动化焊接可行,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参见附图,1为伺服电动缸,2为推杆座套,3为垫圈,4为缓冲弹簧,5为推杆,6为定位螺钉,7为绝缘套,8为连接套,9为电极杆,10为下电极定位销,11为凸焊螺母,12为下电极,13为锁紧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1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