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2363.5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思博特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3/14 | 分类号: | B41M3/14;G06T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品红色 加网 隐形图文 防伪区域 青色 防伪色版 角度变化 宿主图像 网目调 嵌入 预处理 图像 背景区域 数字加网 半色调 合并 | ||
1.一种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宿主图像预处理
选择宿主图像,分色处理得到青色版、品红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品红色版为防伪色版;
步骤(2)、确定防伪区域
选择隐形图文,根据隐形图文的轮廓在品红色版中确定对应的防伪区域,品红色版的其余区域为背景区域;
防伪区域的形状与隐形图文的轮廓相适应,防伪区域的确定方法为:
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打开品红色版,使品红色版为图层模式,然后新建图层一,图层一的背景为透明色;
将隐形图文复制到图层一中,选中隐形图文获得其轮廓,然后选中品红色版的图层,并删除图层一,此时品红色版上显示的轮廓选区即为防伪区域;
步骤(3)、半色调化
将青色版、品红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半色调化,采用数字加网,青色版、品红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的加网角度互不相同,品红色版的加网角度包括防伪区域加网角度和背景区域加网角度,防伪区域加网角度为0°;分别得到青色版、品红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的网目调图像,网目调图像均由网点组成,合并所有网目调图像,得到嵌入有隐形图文的宿主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加网时还包括设置输出分辨率,所述宿主图像包括输入分辨率,输出分辨率与输入分辨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的加网角度分别为75°、45°和15°,所述背景区域加网角度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的加网角度分别为75°、45°和30°,所述背景区域加网角度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图像包括m*n个像素点,每个像素点在青色版、品红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上对应的颜色值为IC(m,n)、IM(m,n)、IY(m,n)和IK(m,n);
计算防伪区域中的IM(m,n)的平均值,代表品红色版上防伪区域内的颜色值的平均值,单位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数字加网为调幅加网,网点生成方法为生长模型法,品红色版网目调图像由防伪区域网目调图像和背景区域网目调图像组成,所述步骤(3)还包括边缘钝化处理,边缘钝化的方法为:
(1)、定位防伪区域网目调图像和背景区域网目调图像相接触处的网点;
(2)、将背景区域网目调像上发生接触的网点进行修形或者移动,使其与防伪区域网目调图像发生接触的网点相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加网时还包括设置加网线数,青色版、品红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的加网线数均相同,加网线数的范围为96~169,单位为lp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加网时还包括设置网点形状,青色版、品红色版、黄色版和黑色版的网点形状均相同,网点形状均为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得到嵌入有隐形图文的宿主图像后,输出至承印物上,承印物为纸张、塑料薄膜和马口铁中的任一种,输出的方式为平版胶印、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和数码打印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品红色版加网角度变化的隐形图文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半色调化后还包括准备用于提取隐形图文的识别光栅:
(1)、识别光栅为直线光栅,其由不透光条纹和透光条纹重复间隔排列组成,识别光栅的面积可覆盖防伪区域的面积;防伪区域加网后形成的网目调图像中,相邻两个网点之间的距离为S;一个不透光条纹的宽度和一个透光条纹的宽度之和为S;
(2)、将识别光栅覆盖在嵌入有隐形图文的宿主图像上,不透光或者透光的条纹呈水平放置,上下移动识别光栅,直至观察到隐形图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思博特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思博特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23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加密防伪标识的设置及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定滚动图案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