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共水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2899.7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柏勋;李涛;彭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众泰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0 | 分类号: | H02K11/30;H02K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道孔 控制器 后端盖 控制器壳体 电机 电机壳体 进水接头 驱动电机 水道结构 汽车用 连通控制器 水冷却通道 出水接头 横向设置 流道出口 通道连通 依次连通 流道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共水道结构,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控制器壳体和电机,所述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连通控制器流道,所述控制器流道出口向下连通所述电机的后端盖流道孔,所述后端盖流道孔通过电机的后端盖内设置的通道连通电机壳体上横向设置的机壳流道孔,所述机壳流道孔依次连通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水冷却通道和出水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共水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用电机和控制器冷却水道都是分开的,电机和控制器各有两个进出水接头,再通过外部连接软管将两者串联起来的进出水方式。此电机和控制器水道接口都是相对独立的,汽车安装空间占用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占用空间小、冷却效果好、成本低的汽车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共水道结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冷却效果好、成本低的汽车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共水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共水道结构,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控制器壳体和电机,所述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连通控制器流道,所述控制器流道出口向下连通所述电机的后端盖流道孔,所述后端盖流道孔通过电机的后端盖内设置的通道连通电机壳体上横向设置的机壳流道孔,所述机壳流道孔依次连通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水冷却通道和出水接头。
较佳的,所述控制器流道连通所述进水接头后分流为中间流道和边缘流道,所述中间流道和边缘流道流向所述进水接头相反一侧并在该侧汇合后连通所述后端盖流道孔。
较佳的,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后端盖流道孔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表面且通过所述固定块内设通道连通所述机壳流道孔。
较佳的,所述后端盖流道孔设置于所述固定块首端,所述固定块的末端伸出所述电机。
较佳的,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与所述控制器壳体上设置的出线孔正对。
较佳的,所述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和所述固定块的末端位于所述电机同侧。
较佳的,所述固定块的末端与所述控制器壳体通过第一螺栓压紧。
较佳的,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后端盖流道孔处于对角位置。
较佳的,所述后端盖流道孔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控制器流道出口相连;所述机壳流道孔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后端盖内设通道出口相连。
较佳的,所述控制器壳体通过其四周设置的第二螺栓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壳体通过其后端周向上设置的第三螺栓与所述后端盖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地实现了汽车电机和控制器的共同冷却、结构紧凑,减少了两个进出水接头和过渡连接软管,不但节省了汽车布置空间,且结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电机机壳和后端盖的等轴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电机机壳等轴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众泰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众泰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2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