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3509.8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余忻怿;李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瑟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5/06 | 分类号: | B60G15/06;B60G2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圈形弹簧 避震器 车体悬挂装置 汽车装配 悬挂机构 扭力杆 瓦特连杆 压缩弹簧 吊耳 车轮 减震缓冲效果 防护轴套 活塞推杆 减震垫片 内部安装 一端设置 中央控制 阻尼机构 储油腔 焊接片 活塞头 控制杆 压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包括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的两端安装有车轮,所述悬挂机构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圈形弹簧,且圈形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垫片,所述圈形弹簧之间安装有避震器,所述储油腔通过活塞推杆与活塞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避震器内部安装有压缩阻尼机构,所述控制杆底部两端通过焊接片与中央控制臂相连接,所述扭力杆的外侧包裹有防护轴套,且扭力杆的下方安装有瓦特连杆,所述避震器的一端设置有吊耳,且吊耳的一侧安装有压缩弹簧。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圈形弹簧、避震器、扭力杆、瓦特连杆和压缩弹簧,解决了目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减震缓冲效果差,不能对车轮倾斜角进行及时调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汽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一般来说,汽车的悬挂系统分为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两种,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当一边车轮跳动时,另一侧车轮也相应跳动,使整个车身振动或倾斜;独立悬挂的车轴分成两段,每只车轮由螺旋弹簧独立安装在车架下面,当一边车轮发生跳动时,另一边车轮不受影响,两边的车轮可以独立运动,提高了汽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由于人们对车子乘坐舒适性及操纵安定性的要求愈来愈高,非独立悬挂系统已渐渐被淘汰。
目前的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减震缓冲效果差,不能对车轮倾斜角进行及时调节,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和应用需求,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解决了目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减震缓冲效果差,不能对车轮倾斜角进行及时调节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包括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的两端安装有车轮,且车轮之间通过控制杆相连接,所述悬挂机构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圈形弹簧,且圈形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垫片,所述圈形弹簧之间安装有避震器,且避震器内部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通过活塞推杆与活塞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避震器内部安装有压缩阻尼机构,且压缩阻尼机构位于储油腔的一侧,所述控制杆底部两端通过焊接片与中央控制臂相连接,且中央控制臂的一端安装有扭力杆,所述扭力杆的外侧包裹有防护轴套,且扭力杆的下方安装有瓦特连杆,所述避震器的一端设置有吊耳,且吊耳的一侧安装有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贯穿减震垫片的中心圆孔处与避震器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油腔与活塞推杆之间通过间隙连接,且储油腔内部设置有液压油。
优选的,所述扭力杆的一端穿过中央控制臂与车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瓦特连杆的两端均通过卡合件与中央控制臂相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圈形弹簧、活塞头、避震器、压缩阻尼机构和减震垫片,悬挂机构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圈形弹簧,当车体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时,利用圈形弹簧的变形来吸收能量,用来缓冲震动,减少震动对于车身的损坏,圈形弹簧之间安装有避震器,避震器内部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通过活塞推杆与活塞头的一端相连接,避震器是用来缓冲震动,并且吸收能量的装置,活塞头带动活塞推杆做活塞运动,由液体产生压力来推动阀体,以吸收震动的能量,并且减缓震动的作用,圈形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垫片,减震垫片可以减小车轮对控制杆产生的横向冲击力,避免车轮出现松动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瑟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瑟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3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