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蛋白粉的磷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4176.0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少文;苏昭仑;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G01N30/04;G01N30/06;G01N3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联用 技术 检测 蛋白粉 磷脂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蛋白粉的磷脂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单独配制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的梯度浓度的工作标准液,采用HPLC‑MS/MS联用技术检测,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其中,HPLC系统条件为:以C4色谱柱或其同等性能的色谱柱为固定相;取待测样品用溶剂超声波提取,离心、过滤获得供试品溶液,按照HPLC‑MS/MS联用技术检测,代入到标准工作曲线中获得待测样品中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或磷脂酰肌醇的浓度。本发明解决目前没有一种能在蛋白粉中定量检测PE、PS、PI的含量的技术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蛋白粉的磷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脂(Phospholipid),也称磷脂类、磷脂质,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属于复合脂。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磷脂为两性分子,一端为亲水的含氮或磷的头,另一端为疏水(亲油)的长烃基链。由于此原因,磷脂分子亲水端相互靠近,疏水端相互靠近,常与蛋白质、糖脂、胆固醇等其它分子共同构成脂双分子层,即细胞膜的结构。其中,磷脂根据甘油骨架的不同可以分为磷酸甘油脂(glycerolphospholipid)和鞘磷脂(sphingolipid)。它们都是极性脂。极性脂由极性部分(叫做极性头)和非极性部分(叫做非极性尾)组成。其中,甘油磷脂又可以根据极性头部集团的不同区分为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s,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P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s,PS)、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itols,PI)、磷脂酰甘油(PG)、甘油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等。
目前检测磷脂的方法较多,主要检测方法有色谱分析方法、质谱检测方法、化学法、酶法等方法。其中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最为准确,因为在蛋白粉基质成分复杂,使得现有技术难以分离并准确检测出蛋白粉的磷脂类物质。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在蛋白粉中定量检测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磷脂的方法,有效解决目前没有一种能在组合物中定量检测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的含量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磷脂的方法,包括:
步骤1、单独配制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的梯度浓度的工作标准液,采用HPLC-MS/MS联用技术检测,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其中,HPLC系统条件为:
以C4色谱柱或其同等性能的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甲醇和乙腈为流动相A的有机相、以含乙酸铵的水溶液为流动相A的水相,以含乙酸铵的异丙醇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
步骤2、取待测样品用溶剂超声波提取,离心、过滤获得供试品溶液,按照步骤1中HPLC-MS/MS联用技术检测,得到的结果代入到所述标准工作曲线中获得待测样品中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或磷脂酰肌醇的浓度,其中,待测样品包括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
作为优选,采用HPLC-MS/MS联用技术的ESI中性丢失模式分析。
作为优选,所述C4色谱柱或其同等性能的色谱柱的柱温为30-50℃。
作为优选,所述HPLC的流速为0.3-0.6mL/min。
作为优选,所述甲醇∶所述乙腈∶所述含乙酸铵的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3;其中所述含乙酸铵的水溶液的乙酸铵的浓度为5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4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