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墨打印用铝板表面涂层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5090.X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通;陈朔裕;章以中;张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23/06 | 分类号: | C09D123/06;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贾允;肖丁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层铝板 附着力 铝板表面 喷墨打印 涂层配方 油墨 打印 氨基 附着力促进剂 喷墨打印图像 气相二氧化硅 核心竞争力 碳氧化合物 印刷 配方生产 配方涂料 企业产品 涂布生产 综合性能 芳香烃 环己酮 甲醚化 流平剂 消泡剂 质量份 钛白粉 丁醚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用铝板表面涂层配方,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E树脂38‑42份,全甲醚化氨基7‑12份,钛白粉30‑43份,流平剂0.5‑0.8份,消泡剂0.2‑0.4份,附着力促进剂2‑4份,气相二氧化硅1‑3份,丁醚3‑8份,芳香烃碳氧化合物2‑4份,环己酮2‑5份。按该配方生产的涂层铝板,油墨在使用该配方涂料涂布生产的涂层铝板上打印或者印刷时附着力明显提高,油墨在该涂层铝板上的附着力在1mm×1mm百格测试中达到了5B标准,使打印或印刷后效果更佳逼真,产生的喷墨打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大大提高产品综合性能,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用铝板表面涂层配方。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是喷头从微孔板上吸取探针试剂后移至处理过的支持物上,通过热敏或声控等形式喷射器的动力把液滴喷射到支持物表面,喷墨将细小的黑色或彩色墨滴喷射到纸面。喷头从微孔板上吸取探针试剂后移至处理过的支持物上,通过热敏或声控等形式喷射器的动力把液滴喷射到支持物表面。喷墨将细小的黑色或彩色墨滴喷射到纸面。
喷墨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接触、无压力、无印版的打印技术,是将图像信息光栅化后输入喷墨打印机后实现的一种图像清晰化打印方式,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铝合金材料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与美观性能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将喷墨打印技术应用于铝材表面处理中,制备出多彩多样的铝合金涂层制品,必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技术缺陷,目前市场上的喷墨打印金属制品主要存在附着力不足,涂层与油墨亲和力差,美观性不佳等不足,需要进行技术优化,实现产品综合性能的大幅提升,提高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用铝板表面涂层配方,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E树脂38-42份;全甲醚化氨基7-12份;钛白粉30-43份;流平剂0.5-0.8份;消泡剂0.2-0.4份;附着力促进剂2-4份;气相二氧化硅1-3份;丁醚3-8份;芳香烃碳氧化合物 2-4份;环己酮2-5份。
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E树脂40份;全甲醚化氨基 9份;钛白粉37份;流平剂0.6份;消泡剂0.3份;附着力促进剂3份;气相二氧化硅2份;丁醚5份;芳香烃碳氧化合物3份;环己酮3份。
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E树脂40份;全甲醚化氨基 10份;钛白粉39份;流平剂0.65份;消泡剂0.35份;附着力促进剂3份;气相二氧化硅2.5份;丁醚6份;芳香烃碳氧化合物3份;环己酮4份。
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E树脂38份;全甲醚化氨基8份;钛白粉32份;流平剂0.6份;消泡剂0.2份;附着力促进剂3份;气相二氧化硅2份;丁醚3份;芳香烃碳氧化合物3份;环己酮3份。
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E树脂42份;全甲醚化氨基 12份;钛白粉43份;流平剂0.8份;消泡剂0.4份;附着力促进剂4份;气相二氧化硅2份;丁醚8份;芳香烃碳氧化合物4份;环己酮5份。
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采用丙烯酸。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采用丙烯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附着力促进剂采用环氧磷酸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优化涂料配方,成膜后漆膜表面没有气泡,不易起暗泡,油墨在使用该配方涂料涂布生产的涂层铝板上打印或者印刷时附着力明显提高,油墨在该涂层铝板上的附着力在1mm ×1mm百格测试中达到了5B标准。使用该配方生产的涂层铝板,涂层表面张力更适合打印油墨要求,使打印或印刷后效果更佳逼真。
产生的喷墨打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大大提高产品综合性能,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5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