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5415.4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9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丰;肖兴兴;宁小磊;张龙飞;曹晓鸽;章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J50/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5006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控制周期的控制时序对逆变器中的各开关管进行控制;
设逆变器的其中一个桥臂为超前臂,另一个桥臂为滞后臂;在一个控制周期开始时,首先控制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导通,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一设定时间后控制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导通;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关断时控制超前臂的第二开关管导通,在超前臂第二开关管导通的第一设定时间后控制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导通,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关断时本控制周期结束;
同一控制周期内逆变器的各开关管的导通时长相同,且各开关管的导通时长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
所述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与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相应,超前臂的第二开关管与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相应;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和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均为上管,超前臂的第二开关管和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均为下管;或者是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和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均为下管,超前臂的第二开关管和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均为上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开关管的导通时长大于所述控制周期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所述控制周期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逆变器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时,采用相位跟踪法识别LC谐振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过零点,并调整逆变器中各开关管通断的频率,直到逆变器交流侧电压的过零点与LC谐振电路电流的过零点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间隔第二设定时间,将原超前臂设置为滞后臂,将原滞后臂设置为超前臂。
5.一种逆变器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连接逆变器中各开关管的控制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对逆变器的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控制周期的控制时序对逆变器中的各开关管进行控制;
设逆变器的其中一个桥臂为超前臂,另一个桥臂为滞后臂;在一个控制周期开始时,首先控制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导通,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一设定时间后控制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导通;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关断时控制超前臂的第二开关管导通,在超前臂第二开关管导通的第一设定时间后控制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导通,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关断时本控制周期结束;
同一控制周期内逆变器的各开关管的导通时长相同,且各开关管的导通时长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
所述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与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相应,超前臂的第二开关管与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相应;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和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均为上管,超前臂的第二开关管和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均为下管;或者是超前臂的第一开关管和滞后臂的第一开关管均为下管,超前臂的第二开关管和滞后臂的第二开关管均为上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开关管的导通时长大于所述控制周期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所述控制周期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逆变器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时,采用相位跟踪法识别LC谐振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过零点,并调整逆变器中各开关管通断的频率,直到逆变器交流侧电压的过零点与LC谐振电路电流的过零点保持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间隔第二设定时间,将原超前臂设置为滞后臂,将原滞后臂设置为超前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54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