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形旋翼消防救援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5739.8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韩为宁;李小光;朱清华;张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A62C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共轴旋翼 旋转装置 固定架 消防救援 主体机构 可变形 伸缩架 独立电机 独立旋转 救生设备 救援效率 控制转速 旋翼装置 有效载荷 作业效率 中心轴 飞行器 灭火 变形 消防 救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形旋翼消防救援无人机,包括安装有救生设备的无人机主体机构,无人机主体机构上方通过旋转装置连接有若干共轴旋翼装置,旋翼装置控制各个共轴旋翼装置绕旋转装置中心轴独立旋转;所述的共轴旋翼装置包括若干固定架、伸缩架和旋翼,其中固定架的中心与旋转装置固定,每个固定架两端均通过伸缩架连接有旋翼,每个旋翼通过独立电机控制转速。本发明可以实现无人机在消防中的灭火、被困人员救助等功能,与现有无人机相比通过旋翼的变形,可以有效增加飞行器的有效载荷,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救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飞行动力学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变形旋翼消防救援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消防存在很多问题:
1、消防信息严重缺失,救援数据局限于二维平面;
2、火灾现场侦测手段匮乏,救援人员灾变感知能力弱;
3、传统救援装备智能化水平低,救援能力不足;
4、作战指挥过渡依赖经验,缺乏科学依据。
市面上消防无人机多为辅助性装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消防问题中的一些信息数据不足的问题,但是救援人员仍要亲身去火灾现场,具有很大的风险。
现在一些可以投入实际应用的消防无人机,机型小,携带有效载荷有限,无法直接参与人员救助,这就很容易错过时间宝贵的火灾救援。
因此,目前市场很需要一种大型消防无人机来填补市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变形旋翼消防救援无人机,实现无人机在消防中的灭火、被困人员救助等功能,与现有无人机相比通过旋翼的变形,可以有效增加飞行器的有效载荷,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救援效率。
本发明包括安装有救生设备的无人机主体机构,无人机主体机构上方通过旋转装置连接有若干共轴旋翼装置,旋翼装置控制各个共轴旋翼装置绕旋转装置中心轴独立旋转;所述的共轴旋翼装置包括若干固定架、伸缩架和旋翼,其中固定架的中心与旋转装置固定,每个固定架两端均通过伸缩架连接有旋翼,每个旋翼通过独立电机控制转速。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救生设备包括灭火设备以及可伸缩救生通道。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人机主体机构上固定有两个共轴旋翼装置,每个共轴旋翼装置包括两个旋翼。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 通过旋翼的变形,可以有效增加飞行器的有效载荷,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救援效率。
2. 通过旋翼的变形,在城市狭窄街道也可以运行,为灭火和人员救助提供了便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3. 是一种大型飞行器,可以直接运送被困人员,保护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四旋翼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纵列四旋翼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有救生设备的无人机主体机构1,无人机主体机构1上方通过旋转装置4连接有两个共轴旋翼装置,旋转装置下方安装有电池2。旋翼装置控制各个共轴旋翼装置绕旋转装置中心轴独立旋转;所述的共轴旋翼装置包括固定架6、伸缩架5和旋翼3,其中固定架6的中心与旋转装置4固定,固定架6两端通过伸缩架5连接有旋翼3,每个旋翼3通过独立电机10控制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5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