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天沥青路面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5954.8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4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图钧;聂登洪;温成强;杨德波;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瑞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天 沥青路面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天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础处理;对土层依次进行清理、整平和夯实,在土层上放样并固定限位模板;S2,雨棚安装;吊装两个端部支撑框架并安装于限位模板上;在两个端部支撑框架之间固定第一连接挡板,在两个端部支撑框架上方覆盖第一防水塑料薄膜;S3,铺设基层;在限位模板限制范围内铺设碎石形成碎石结构层;在碎石结构层上方铺设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形成稳定层;S4,铺设面层;在稳定层上方铺设第一沥青混凝土形成下部面层;在下部面层上方涂抹乳化沥青形成黏合层,在黏合层上方铺设第二沥青混凝土形成上部面层;本发明通过设置主棚,达到了加快施工进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雨天沥青路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如图12所示,现有的沥青路面施工方法的步骤如下,铺设基层13,在基层13上方依次铺设砂浆封层16、乳化沥青粘层17和沥青混凝土面层18;最后对沥青混凝土面层18进行碾压。
由于乳化沥青粘层相对稀薄,而且其施工环境需要干燥无杂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雨水天气时,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并等待雨停后再继续,大大降低了施工进度。
需要提出一种施工方案,可以在雨水天气进行施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天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其解决了雨天需要停止施工的问题,达到了加快施工进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天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处理;
清理土层并整平,对土层进行夯实并在土层上放样,在土层两侧固定限位模板;
S2,雨棚安装;
吊装两个端部支撑框架,并安装于限位模板上;在两个端部支撑框架之间固定第一连接挡板,并在两个端部支撑框架上方覆盖第一防水塑料薄膜;
S3,铺设基层;
在限位模板限制范围内的土层上铺设碎石,形成碎石结构层;在所述碎石结构层上方铺设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形成稳定层;
S4,铺设面层;
在所述稳定层上方铺设第一沥青混凝土形成下部面层,对下部面层进行碾压;在下部面层上方涂抹乳化沥青,形成黏合层,在黏合层上方铺设第二沥青混凝土,形成上部面层,对上部面层进行碾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在雨天进行施工时,提前将端部支撑框架支撑起来,并在端部支撑框架上方覆盖第一防水塑料薄膜,阻挡雨水进入到施工现场,实现了在雨天持续施工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S2的雨棚安装中,在限位模板外侧安装第一导轨;选取两个端部支撑框架和一个中部支撑框架,并在端部支撑框架和中部支撑框架底部固定第一万向轮;吊装两个端部支撑框架和一个中部支撑框架,使得第一万向轮位于第一导轨内部并与第一导轨滚动配合;中部支撑框架位于两个端部支撑框架之间,在两个端部支撑框架之间固定第一连接挡板,第一连接挡板固定于中部支撑框架上;在端部支撑框架和中部支撑框架上方覆盖第一防水塑料薄膜,形成主棚。
采用上述设置,在雨水量较大的地区进行施工时,可能出现持续降雨的情况。此时,根据施工的进程的情况,沿着第一导轨移动主棚,将施工完成的路段暴露在雨水中,将即将施工的路段进行覆盖,提高施工效率。在两个端部支撑框架之间设置中部支撑框架能够提高主棚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第一防水塑料薄膜的受力性能,减少第一防水塑料薄膜受到雨水荷载而损坏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瑞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瑞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5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