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6643.3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1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634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早茶品种 培育 营养成分保持 抗病虫能力 移栽成活率 苗床土壤 土质选择 周期缩短 保水剂 生根剂 育苗床 选种 保湿 抗寒 扦插 茸毛 修剪 保温 种植 抗旱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本培育方法采用了选种、修剪、育苗床土质选择、苗床土壤保温、保湿、营养成分保持、扦插、加入生根剂、保水剂等多个步骤来保证培育的种子具有茸毛多,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产量高,种植效率高,种植周期缩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育苗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乌牛早茶外形扁平挺直,条紧显毫,色泽绿翠光润,香气浓郁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翠绿肥壮,匀齐成朵。乌牛早,芽叶肥壮,形如雀舌。该品种发芽特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发芽密度较大,芽叶肥壮,碧绿,富含氨基酸,春茶鲜叶氨基酸含量约4.2%,茸毛中等。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好,产量尚高,适制绿茶,尤其是扁形类名优茶,所制之茶品质超群,清香醇甘,是不可多得的早春绿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匀齐,芽锋显露,微显毫,色泽嫩绿光润;内质香气高鲜,滋味甘醇爽口,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幼嫩肥壮,匀齐成朵。现有的乌牛早茶培育方法复杂,抗病虫能力弱,移栽成活率低,产量低;种植效率低,种植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简单易操作,培育出的品种具有抗病虫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产量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选种:选择扦插繁殖所需乌牛早绿茶树剪下的枝条,应放在阴凉潮湿处,以防失水过多,当天剪穗当天扦插;
(2)修剪:扦插剪取长度为4-6CM,每个短穗上应具有1个饱满的腋芽和1片健全的真叶;剪口必须平滑,剪口斜向与叶向一致,呈45度角,上剪口离芽基0.5-0.8CM;
(3)育苗床土质选择:选择无菌土;
(4)苗床土壤保温、保湿、营养成分保持: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地膜,用地膜锁住土质层的温度、湿度以及营养成分;
(5)扦插:扦插在上午或下午阳光转弱时进行;
(6)加入生根剂、保水剂:将茶叶穗芽扦插到土质层里面后,按重量份计:添加50-100份的生根剂和100-200保水剂;
(7)种植:育苗4-6个月后即可茶树种植。
前述的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所述的无菌土为红壤土、红黄壤土、黄壤或黄泥沙土,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5.5-6.5。
前述的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所述扦插按行距10-14CM将插穗直插或斜插入土中,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株距为15-25CM,每亩苗圃扦插15-25万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培育方法采用了选种、修剪、育苗床土质选择、苗床土壤保温、保湿、营养成分保持、扦插、加入生根剂、保水剂等多个步骤来保证培育的种子具有茸毛多,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产量高,种植效率高,种植周期缩短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
一种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选种:选择扦插繁殖所需乌牛早绿茶树剪下的枝条,应放在阴凉潮湿处,以防失水过多,当天剪穗当天扦插;
(2)修剪:扦插剪取长度为4-6CM,每个短穗上应具有1个饱满的腋芽和1片健全的真叶;剪口必须平滑,剪口斜向与叶向一致,呈45度角,上剪口离芽基0.5-0.8CM;
(3)育苗床土质选择:选择无菌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6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