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台基的修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6671.5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洪根宝;李凌;刘宝国;陈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东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 台基 修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修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古建台基的修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刷毛对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的接触面进行清扫,除去碎粒;S2、在碎块和阶沿石基体的两者接触面上均匀涂覆上水泥浆;S3、将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的接触面对准接触;S4、沿着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之间的缝隙涂覆上防水胶;S5、待防水胶固化之后,在阶沿石基体和碎块涂覆上涂料,以掩盖两者之间的缝隙。首先利用刷毛清除碎粒,这样能够保证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的接触面能够充分地接触,避免出现容易相对滑动的问题。同时,防水胶一方面能够使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之间粘结的更加牢固,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雨水从缝隙中进入到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之间的接触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修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古建台基的修缮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且自古以来也流传下来了不少的名胜古迹。然而,这些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洗礼,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损坏,例如墙体开裂,地坪破碎、梁体腐朽和油漆剥落等。
而台基作为建筑下面用砖石砌成的突出的平台,是建筑的底座。传统建筑中石工制作以台基为重点,石础上承载柱梁荷载及屋盖重量。台基四周压面包角虽不直接承重,但有利于基座的维护与加固,而且衬托美观的作用。且其最早是为了御潮防水,后来则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
同时,其常见的损坏情况主要有阶沿石基体松动、移位、侧塘板掉落、碎裂、松动鼓出、砖制侧塘板还会发生酥碱、风化等。其中,阶沿石基体的碎裂对于台基后期使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没能及时得到修理的话,后期人们行走在阶沿石基体上时,容易踩在碎块上,而发生滑倒的危险。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可快速修复台基的方法,以便延长台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台基的修缮方法,既能够快速修复台基的破损处,又有利于延长台基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古建台基的修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刷毛对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的接触面进行清扫,除去碎粒;
S2、在碎块和阶沿石基体的两者接触面上均匀涂覆上水泥浆;
S3、将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的接触面对准接触;
S4、沿着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之间的缝隙涂覆上防水胶;
S5、待防水胶固化之后,在阶沿石基体和碎块涂覆上涂料,以掩盖两者之间的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刷毛清除碎粒,这样能够保证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的接触面能够充分地接触,避免两者的接触面因为有碎粒的存在而出现容易相对滑动的问题。
同时,缝隙上涂覆上防水胶,这样一方面能够使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之间粘结的更加牢固,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雨水从缝隙中进入到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之间的接触面,而对两者之间的接触面造成二次侵蚀,进而再次出现碎裂的问题。
优选为,S2中在涂覆水泥浆之前,先在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接触面上均匀撒上生石灰,然后用水浇淋撒有生石灰的部分,直至生石灰被完全润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生石灰和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并且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也就相当于对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的接触面进行消毒,减少了活体真菌附着在接触面上的可能性。进而避免了在阶沿石修复后,真菌从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之间的接触面对阶沿石造成侵蚀破坏。同时,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后,其有助于提高水泥浆固化后的粘结强度。
优选为,待生石灰被水润湿之后,直接在碎块和阶沿石基体两者的接触面上涂覆上水泥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6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