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间增韧复合材料损伤与演化失效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6765.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伟;贾玉玺;李宏岩;孔军利;许云志;边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梁勇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韧复合材料 无纺布层 增韧 损伤 增韧层 分层 纤维复合材料 基本参数 失效过程 物理模型 复合材料 分析 低成本 高效率 对层 种层 测试 引入 预测 支撑 研究 | ||
1.一种无纺布层间增韧复合材料损伤与扩展演化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选取无纺布层间增韧复合材料试样,该试样由上、下层纤维复合材料和中间无纺布增韧层构成的三明治结构,用双悬臂梁弯曲试验测试无纺布层间增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确定增韧层在受外力加载过程中刚度K的变化模式,K=Kn(1-dn),其中,Kn为材料完好时的刚度,即应力-位移曲线出现损伤前的斜率,dn为损伤变量;
(3)选取能够反映无纺布增韧层损伤演化过程的损伤变量方程,其中,为界面材料点完全失效(即dn=1)时的单元节点的分离位移,为加载过程中的节点的界面分离位移,为损伤开始(即dn=0)时的界面分离位移;
(4)构建能够反映无纺布增韧层厚度的本构方程:其中δ为分离位移,为名义应力,P为轴向载荷,A为该载荷下的初始截面面积,为界面刚度,tinterlayer为桁架长度,即界面材料的初始厚度,E为材料弹性模量,形成无纺布层间增韧复合材料分层损伤产生与扩展的力学模型;
(5)设置与HB7402-96标准相同的边界条件,ABAQUS主程序加载位移,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无纺布层间增韧复合材料分层过程进行计算求解,得到模拟的复合材料损伤与演化数据;
(6)将模拟结果与标准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7)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无纺布增韧层性能参数,得到无纺布层间增韧复合材料的分层损伤演化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67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流体对岩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 下一篇:耐火材料韧性的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