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承载力及抗扭性能的预制桩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7589.4 | 申请日: | 201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启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216 四川省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桩 抗扭性能 承载力 预制桩施工 回填 桩孔 施工 技术方案要点 隔板 施工成本低 地基基础 隔板安装 扭曲应力 施工过程 施工领域 施工周期 减小 孔壁 植入 混凝土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承载力及抗扭性能的预制桩施工方法,属于地基基础施工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施工方法中预制桩承载力和抗扭性能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桩孔制作、预制桩植入、隔板安装和回填工序,通过在预制桩和桩孔的孔壁之间插入隔板并且回填混凝土,极大减小了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预制桩受到的周向扭曲应力,提高了预制桩的承载力和抗扭性能,而且该种施工方法工序简单,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基基础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高承载力及抗扭性能的预制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础施工中,主要采用复合地基和桩基础;复合地基是对地基土体进行密实处理,提高地基土抗压强度;另一种为桩基础,其是刚性的,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荷载传递到地基土中。预制桩即为桩基础的一种。传统的预制桩施工方法主要有静压法和锤击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一方面对桩身产生损伤,另一方面会产生挤土效应,影响桩自身施工质量及周边环境。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发出了通过预先钻孔再植入预制桩的埋入式施工方法,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5735248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保证预制桩桩端进入持力层并提高承载力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作桩孔,桩孔的深度直至土体的持力层;桩孔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预制桩的横截面尺寸;二、在桩孔的上端安装扶正器,然后将预制桩吊起并穿过扶正器进入桩孔内,并且预制桩的下端到达土体的设计持力层;三、在预制桩与桩孔壁之间用物料进行回填;四、对回填物料进行夯实处理,完成预制桩的施工。
但是,采用上述预制桩施工方法施工的预制桩,在回填过程中以及施工后,桩体易因四周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周向的扭曲偏转,尤其是在软土地基进行预制桩施工的情况下。桩体的扭曲偏转或者受到扭曲应力时,会影响桩体的承重,甚至造成断桩的情况。因而,如何提高预制桩施工后的抗扭曲和承载力是业内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承载力及抗扭性能的预制桩施工方法,其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承载力高和抗扭曲能力好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承载力及抗扭性能的预制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桩孔,桩孔横截面尺寸大于预制桩的横截面尺寸、且桩孔的深度直至设计地基上的持力层;
步骤二、预制桩植入,将预制桩吊起插入桩孔内;所述预制桩包括桩体和设置在桩体端部的桩头,往桩孔内插入预制桩时使桩头部分到达土体的持力层;
步骤三、隔板安装,在预制桩与桩孔的孔壁之间沿预制桩的长度方向插入若干根隔板,所述隔板沿预制桩的周缘等间距分布且隔板的长度与预制桩的桩体等长;
步骤四、回填,在预制桩和桩孔的孔壁之间用混凝土进行回填,并进行夯实处理,完成预制桩施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方法:1.采用先钻孔再植入预制桩的施工方法,工序简单容易控制施工成本,且不易对桩体造成损伤和产生挤土效应。2、在预制桩与桩孔的孔壁之间插入隔板限制了桩体的周向偏转,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桩体受到的周向扭曲应力。3、隔板将桩体和桩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分隔为独立的空间,填充混凝土时,利于减少混凝土的水平方向流动,减少了混凝土组分分层造成的断层或者填充不均匀的情况,提高了预制桩施工后的整体承载力。4、回填的混凝土凝固后,隔板被嵌在混凝土内,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提升了预制桩在软质地基中的抗扭性能,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桩体之间可拆卸设置,所述桩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供隔板插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施工时插入隔板,且隔板卡入预制桩上的卡槽在预制桩的外侧壁上形成纵向的加强筋,极大提升了桩体的抗扭性能和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启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启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7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孔灌注预制桩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专用混凝土空心竹节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