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居民小区火灾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7953.7 | 申请日: | 201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1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贺贤俊;陈晓琪;刘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 串口通信模块 火灾报警装置 感温探测器 烟雾探测器 居民小区 显示模块 编址器 按键 探测器 探测 传感器检测 报警模块 数据传输 温度探测 无线传输 烟雾探测 运行稳定 一氧化碳 准确率 火灾 | ||
一种居民小区火灾报警装置,属于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是主要由感温探测器、CO探测器、烟雾探测器、CC2530芯片、编址器、报警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单片机和按键与显示模块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测器、CO探测器相连接和烟雾探测器均与CC2530芯片相连接,CC2530芯片和编址器相连接,单片机与串口通信模块相连接,按键与显示模块和单片机相连接,本发明的居民小区火灾报警装置,利用温度探测、一氧化碳探测、烟雾探测的综合性方法探测火灾,准确率高,并利用无线传输,简单高效,数据传输可靠,并运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民小区火灾报警装置,属于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灾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火灾报警系统的研制是近年的热门话题。我国很多地区依然在采用单传感器进行火灾报警系统,它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无线技术、单片机处理技术具有短延时,数据传输可靠等优点,比较适合火灾报警系统在居民小区中的应用。本发明研发一种居民小区火灾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居民小区火灾报警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居民小区火灾报警装置,是主要由感温探测器、CO探测器、烟雾探测器、CC2530芯片、编址器、报警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单片机和按键与显示模块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测器、CO探测器相连接和烟雾探测器均与CC2530芯片相连接,CC2530芯片和编址器相连接,报警模块与CC2530芯片相连接,串口通信模块和CC2530芯片相连接,单片机与串口通信模块相连接,按键与显示模块和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的CO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在这两个传感器中,烟雾传感器是主要用来接收检测信号的,接收管的电流信号很小,不容易识别,需要用一个二级放大器进行100放大,可采用低通滤波器滤除噪声。CO传感器只需要一个放大器放大1.5倍,以避免噪声消除的噪声也被放大,用一个简单的两阶低通滤波器的放大器进行放大即可。烟雾传感器采集电路。透过烟粒散射,红外接收管,由LM324两级放大电路放大,滤波电路的滤波后,去除信号中的高频和低频噪声。
所述的CC2530芯片和单片机MSP430F5137,用12V的直流电源。用TA78M05和ME6219C电源芯片,电路中必须有保险丝F1,用于防止电路短路或过载,如果电流较大,会烧坏硬件。用电源芯片TA78M05将12V电压转换为5.0V电压,这样就不会因为电压过大而烧坏电路;用电源调理电路可以将电压从5.0V降为3.3V。由于随着电池的长期使用,电源将会被耗尽,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当电路中电压正常时,绿灯D4点亮,当电池电压低于一定值时,红色指示灯D3亮起,这时就要对电池及时充电,需要及时更换电源以确保主控制器正常工作;MAX811芯片由微处理器电压控制,可精确对5V和3.3电压进行监测。
所述的报警模块,蜂鸣器是由P1.0控制。当端口输出高电平,PNP三极管Q5的基极电压比发射极电压要低,蜂鸣器就会产生报警。当端口输出低电平,PNP晶体管的基极电压比发射极电压要高,Q5就会截止,蜂鸣器就不会发出报警。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本发明的居民小区火灾报警装置,利用温度探测、一氧化碳探测、烟雾探测的综合性方法探测火灾,准确率高,并利用无线传输,简单高效,数据传输可靠,并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感温探测器,2、CO探测器,3、烟雾探测器,4、CC2530芯片,5、编址器,6、报警模块,7、串口通信模块,8、单片机,9、按键与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7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