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8174.9 | 申请日: | 201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泽明;王勇;黄道火;蔚伟;张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6/18 | 分类号: | F02C6/18;F01K11/02;F01K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汽 分布式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 发电系统 余热再利用系统 出口蒸汽 低压用户 负荷预测 供热管道 建设周期 实际负荷 实际需求 蒸汽品质 直接产生 直接供给 转化效率 减压 减温器 透平机 再利用 两路 汽量 | ||
1.一种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机、双压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器、径向透平机、发电机、整流逆变器、Y型过滤器、软化水箱、乏汽冷却器、集水箱和蒸汽-热水型溴化锂机组;所述燃气轮机与双压余热锅炉连接,所述双压余热锅炉分别与蒸汽轮机、减温减压装置和蒸汽-热水型溴化锂机组连接;所述减温减压装置与减温器连接,所述减温器、径向透平机、发电机和整流逆变器依次连接,所述径向透平机还与乏汽冷却器、集水箱依次连接;所述软化水箱、Y型过滤器与减温器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压余热锅炉和减温减压装置之间设置有一号电动阀、隔离阀和手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减压装置与减温器之间设置有二号电动阀,所述减温器和径向透平机之间设置有三号电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水箱与Y型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截止阀和止回阀,所述Y型过滤器与减温器之间设置有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能量输出端、二号能量输出端、三号能量输出端和四号能量输出端;所述一号能量输出端与蒸汽轮机连接,所述二号能量输出端与减温减压装置连接,所述三号能量输出端与径向透平机连接,所述四号能量输出端与蒸汽-热水型溴化锂机组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如下:燃气轮机排气进入双压余热锅炉,双压余热锅炉产生的次高压次高温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发电,蒸汽轮机的排汽直接提供用户用蒸汽;双压余热锅炉排出的低压蒸汽作为蒸汽-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的驱动蒸汽或换热机组的热源,双压余热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一路经过减温减压装置直接供给热用户,另一路通过减温器降温后进入径向透平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发出的电经过整流逆变器直接上网,径向透平机的出口蒸汽直接供给低温低压用户,过多的蒸汽则通过乏汽冷却器直接排至集水箱;软化水经软化水箱和Y型过滤器进入减温器用以冷却进入径向透平机前的蒸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夏季时,双压余热锅炉排出的低压蒸汽作为蒸汽-热水型溴化锂机组的驱动蒸汽;在冬季时,双压余热锅炉排出的低压蒸汽作为蒸汽-热水型溴化锂机组换热机组的热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径向透平机对于蒸汽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双压余热锅炉出口蒸汽经减温后供给径向透平机,锅炉软化水作为径向透平机的减温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用户对于蒸汽的压力与温度的要求不同且用汽量与额定负荷量相差较大,设计负荷较大而实际热用户较少;为解决上述问题,解决分布式能源中供汽负荷偏低的发电系统可以满负荷运行,一路高温高压蒸汽经减温减压后直接供给热用户,另一路过剩的高压蒸汽经减温后供给径向透平机直接发电,经整流逆变后直接上网;做功后的低压蒸汽直接供给低压用户或经冷却器后直接排至排水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81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