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地下管廊管片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8857.4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富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管廊 管片安装 管片 定位装置 钢筋混凝土管廊 地下建筑工程 地下空间 电动移动 活动托架 活动支架 机械驱动 快速自动 人工成本 使用寿命 天然材料 移动机构 电动机 位移动 拉簧 支架 休止 拆除 建造 重建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地下管廊管片定位装置,属于地下建筑工程领域。所述装置由电动机带动机械驱动活动托架和移动机构,由人工或者自动控制拉簧和活动支架自重回位移动支架,所述装置可以手动、电动移动、快速自动定位、高精度安装地下管廊管片,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地下管廊管片安装效率、提高了地下管廊管片安装精度、减少了地下管廊管片安装和人工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制造,使用后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天然材料进入地下管廊建造,大大提高了地下管廊使用寿命,解决了钢筋混凝土管廊到期另建或者拆除重建永无休止的巨大隐患,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永久使用地下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式明挖地下管廊管片高精度定位、快速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是城市将地下各种管道综合管理运营的综合走廊,将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全部管道管线设施集于一体,设置专用检修维护通道,可有效降低城市综合运营管理成本。目前地下管廊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而钢筋混凝土材料由于钢筋锈蚀影响地下管廊使用寿命,导致目前地下管廊主体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到期报废更换,拆除和再建管廊成本接近于双倍再投资,拆除和再建期间城市将难以正常运转,人民难以正常生产生活。解决办法一是在地下管廊达到使用寿命前另选址再建一条地下管廊,二是在原址拆除重建地下管廊,二种方式都必然形成巨大的资金、人力、物力、环境成本难以承受的压力,都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地下管廊超寿命使用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将导致城市水、电、气、暖、通讯不定时瘫痪、拆除再建周期更长损失更大。无论现有管廊到期提前另建还是拆除重建,都是留给子孙后代难以解决的隐患。更严重的问题是,此隐患每百年一个轮回,后患无穷的巨大投资,将大大降低子孙后代的生存质量,解决地下管廊长寿命使用的唯一办法是采用天然材料,而天然材料用于地下管廊只能采用若干梯形拼接成圆形管廊主体,才能保证地下管廊拥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如何高效率、高精度的安装明挖地下管廊天然材料管片,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式明挖地下管廊主廊、支廊、分廊主体管片自动高精度定位、手动、自动移动、快速安装明挖地下管廊管片的装置,本发明的新颖性在于,目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管片定位装置大大提高了明挖圆形地下管廊安装速度和安装精度,解决了目前明挖圆形地下管廊管片安装效率低、精度低问题。本发明创造性在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发明实用性在于,所述明挖地下管廊管片定位装置能够制造,使用后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地下管廊管片安装效率、提高了地下管廊管片安装精度、减少了地下管廊管片安装成本和人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对本发明地下管廊管片定位装置进一步描述。
所述机械式明挖地下管廊管片定位装置,可以手动、电动移动、快速自动定位、高精度安装地下管廊管片,具体包括装置活动托架(1),活动托架伸缩缝(2)活动托架推杆(3),活动推杆外座(4)、活动推杆内座(5)、活动托架主体行走机构(6)、活动托架棘轮电动涡轮机械总成(7)共同构成。所述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管片在底片标准片安装过程中,电动机带动棘轮组反方向回转至最低位置,棘轮回转至最低位置过程中各活动推杆在自重、弹簧和拉簧三协同作用下向内回缩,活动推杆向内回缩完成后原地待命,每一组管片在底片标准片安装完成后,在手动或者自动操控下电动机带动装置整体移动至每一组底片适当位置时停止,整体装置停止后各活动推杆在电动机带动棘轮组作功下自动伸出至设定位置,活动推杆达到设定位置后完成本组管片精准定位,精准定位后进行连接片和封顶管片快速安装,以所述循环作业完成圆形明挖地下管廊管片安装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明挖地下管廊管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部程序均可以选用手动或者自动操作模式完成管廊管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富,未经康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8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