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液两相流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9155.8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群;靳印涵;朱国梁;辛卫东;卞峰;陈元龙;杨伟进;张惠智;李俊林;乌大鹏;秦福宁;张冠敏;张毅;邱燕;王效嘉;江程;李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2;F28F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流管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液两相流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封头,所述封头和壳体的连接位置设置管板,换热管连接两端的管板,汽液两相流中的汽相在换热过程中能够冷凝成液相,汽液两相流在管程中流动,所述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所述分隔装置为正方形通孔和正八边形通孔组成,所述正方形通孔的边长等于正八边形通孔的边长,所述正方形通孔的四个边分别是四个不同的正八边形通孔的边,正八边形通孔的四个互相间隔的边分别是四个不同的正方形通孔的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分隔装置的换热器,在管道内存在汽液两相流动时,强化传热,同时减弱管道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可冷凝汽体的两相流动换热器。
背景技术
汽液两相流换热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换热装置中,汽液两相流在换热过程中因为汽相的存在,会导致换热效率低,恶化换热,流体流动过程不稳定,而且会导致水锤现象的发生。当两相工质的汽液相没有均匀混合且不连续流动时,大尺寸的液团会高速地占据气团空间,导致两相流动不稳定,从而剧烈地冲击设备与管道,产生强烈震动和噪声,严重地威胁设备运行安全。
本发明人在前面申请中也设计了多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换热器装置,例如多管式,但是此种装置在运行中发现,因为管子之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三根管子之间形成的空间A相对较小,因为空间A是三根管子的凸弧形成,因此空间A的大部分区域狭窄,会造成流体难于进入通过,造成流体短路,从而影响了流体的换热,无法起到很好的稳流作用。同时因为上述结构的多根管子组合在一起,制造困难。再例如2017102671998结构,虽然该结构解决了流体短路现象,但是却存在流通面积大大缩小的问题,导致流动阻力的增加。再例如2017103224953的环形分隔装置,环形结构中分隔装置采用环形结构,导致整体上分隔装置环空在周向上分隔不均匀,而且因为存在环形结构,使得环空的四个夹角的位置出现了小于90度的锐角,这会导致在小于90度的锐角部分存在流体流动短路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前面发明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换热器,从而解决换热管换热的情况下的存在的稳流不均匀的换热问题。使得汽体和液体充分进行混合,提高了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分隔装置的换热器,在管道内存在汽液两相流动时,减弱汽液两相流换热管内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同时强化传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液两相流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封头,所述封头和壳体的连接位置设置管板,换热管连接两端的管板,汽液两相流中的汽相在换热过程中能够冷凝成液相,其特征在于,汽液两相流在管程中流动,所述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所述分隔装置为正方形通孔和正八边形通孔组成,所述正方形通孔的边长等于正八边形通孔的边长,所述正方形通孔的四个边分别是四个不同的正八边形通孔的边,正八边形通孔的四个互相间隔的边分别是四个不同的正方形通孔的边。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装置是正方形中心分隔装置,正方形通孔位于换热管的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装置是正八边形中心分隔装置,正八边形通孔位于换热管的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分隔装置包括下面两种类型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种类型是正方形中心分隔装置,正方形通孔位于换热管的中心,第二种类型是正八边形中心分隔装置,正八边形通孔位于换热管的中心。
作为优选,相邻设置的分隔装置类型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的横截面是正方形。
作为优选,换热管内设置多个分隔装置,相邻分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S1,正方形通孔的边长为L1,换热管的边长为L2,满足如下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9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