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两级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9698.X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5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史仕荧;刘敏;吴应湘;杨万有;郑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液套管 出液管 旋流管 出气管 浮球 漏斗 气液分离器 井下 两级 端口处 双对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两级气液分离器,包括:进液套管(6)、旋流管(4)、出气管(9)和出液管(10);进液套管(6)以包裹形式设置于旋流管(4)的一端外,且进液套管(6)与旋流管(4)通过双对称入口(5)相连通,在旋流管(4)另一端内还设置有第一露底漏斗(3),出气管(14)插入至旋流管(4)另一端内且在出气管(9)一端与第一露底漏斗(3)之间设置有第一浮球(2),第一浮球(2)通过出气管(9)与第一露底漏斗(3)定位;进液套管(6)的一端与出液管(10)连接,且出液管(10)与进液套管(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浮球(8),第一浮球(8)通过设置于出液管(10)端口处的第二露底漏斗(7)与出液管(10)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油气田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两级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当气体含率超过50%时,因气液两相速度滑差,气液两相含率在井筒中会发生变化。当这种含气率变化的气液两相在由电潜泵增压时会造成气锁现象,严重甚至造成泵的失效从而形成淹井。因此,在井下利用井下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将水从气体中分离开来从而避免气锁现象,这对开采来说至关重要。
专利文献CN2471930Y公开了一种井下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利用重力原理进行企业两相分离,在气液比大且产量大的油井中,气体占据的体积比较大仍会造成气锁现象;专利文献CN1626770A公开了一种油井井下气液分离方法及多沉降杯等流型气锚,这种利用多杯并联重力沉降进行气液分离,当含气率较高气分离甚至会失效;专利文献CN105536299A公开了一种利用动态螺旋片产生旋流进行气液分离的装置,这种装置有动态运动部件,在井下损坏后不易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两级气液分离器,可以有效对含气率较高的气液混合液进行气液分离。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两级气液分离器,包括:
进液套管6、旋流管4、出气管9和出液管10;
所述进液套管6以包裹形式设置于所述旋流管4的一端外,且所述进液套管6与所述旋流管4通过双对称入口5相连通,在所述旋流管4另一端内还设置有第一露底漏斗3,所述出气管9插入至所述旋流管4另一端内,且在所述出气管9一端与所述第一露底漏斗3之间设置有第一浮球2,所述第一浮球2通过所述出气管9与所述第一露底漏斗3定位;
所述进液套管6的一端与所述出液管10连接,且所述出液管10与所述进液套管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浮球8,所述第二浮球8通过设置于所述出液管10端口处的第二露底漏斗7与所述出液管10定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出气管9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1。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1,用于控制出气管9的气体出气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出液管10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11。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门11,用于控制出液管10的液体出液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套管6与所述旋流管4的连接处为矩形渐开线式切向入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两级气液分离器,能够应用在高含气即含气率高于50%的油气藏井筒中进行气液两相分离的装置,该分离器具有分离效果稳定、高效,结构简单、体积小、处理量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下两级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进液套管入口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9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油井增产判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田水平井用混合式牵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