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1292.5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7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丁秋萍;张春晨;何宏建;张明暐;孙毅;叶慧慧;李晨;童琪琦;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邱启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琼脂糖凝胶 管道结构 磁共振 成像质量控制 电纺丝纤维 神经纤维 弥散 人脑 制备 空间位置 纺丝 兼容 纤维 神经 | ||
1.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共振兼容的容器、置于所述容器中的琼脂糖凝胶以及固定在琼脂糖凝胶中的有序排列的呈管道结构的电纺丝纤维,所述琼脂糖凝胶的质量浓度为1-2%,所述的呈管道结构的电纺丝纤维的管道外直径为1-20微米,且管道内充满了水;所述的呈管道结构的电纺丝纤维是通过电纺丝方法得到的同轴电纺丝纤维,所述的电纺丝纤维管壁材料为PCL和PVP按质量比为10:3-10:1的混合物质,内核材料为PVP;将电纺丝纤维在纯水中浸泡除去管壁和内核中的PVP,使得管道中迅速充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共振兼容的容器为3D打印的脑壳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琼脂糖凝胶中添加防霉物质和调节磁共振B1场的电解质以及调节磁共振T1、T2值的造影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霉物质选自亚硝酸钠或氮化钠;所述的电解质为氯化钠;所述的造影剂选自氯化锰、氯化镍或钆喷酸葡胺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混合。
5.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得到正常人头部的3D T1磁共振结构像,对扫描的磁共振结构像进行处理,去除图像脑部组织部分,保留脑壳的图像,并转换成3D打印机可识别的文件格式;
(2)对所述的3D打印机可识别的文件进行进一步处理,将脑壳切成可盖合的上下两部分,并预留琼脂糖凝胶注入的孔;
(3)采用3D打印的方式,将所述的3D打印机可识别的文件打印成脑壳模型;
(4)准备呈管道结构的电纺丝纤维,且管道中充满水;所述的呈管道结构的电纺丝纤维是通过电纺丝方法得到的同轴电纺丝纤维,所述的电纺丝纤维管壁材料为PCL和PVP按质量比为10:3-10:1的混合物质,内核材料为PVP;将电纺丝纤维在纯水中浸泡除去管壁和内核中的PVP,使得管道中迅速充满水;
(5)在脑壳模型的空腔中放置管道结构的电纺丝纤维,注入40-45℃的琼脂糖凝胶,冷却;
(6)将脑壳的上下两部分用胶水粘合,再通过预留的孔注入琼脂糖凝胶,使其充满整个空腔,最后封住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时间大于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管道结构的电纺丝纤维经过如下准备再放置到脑壳中:先组合成直径为3-8mm的纤维束,电纺丝纤维在纯水中浸泡充分后,置于水中用真空泵抽气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脑壳模型的空腔中放置管道结构的电纺丝纤维,电纺丝纤维采用添加可拆除支架的方式将纤维固定在脑壳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磁共振弥散成像质量控制的神经纤维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琼脂糖凝胶中添加防霉物质和调节磁共振B1场的电解质以及调节磁共振T1、T2值的造影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12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