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铁氮掺杂介孔生物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1336.4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范泽宇;董莹莹;张亮;付乾;朱恂;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8/16;B01J27/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氧还原催化剂 生物碳 介孔 热解 铁氮 掺杂 球磨机 蛋白核小球藻 催化剂价格 有机物溶液 超声震荡 管式电炉 铁盐溶液 盐酸清洗 研磨 含铁 催化剂 毒化 能源 环保 应用 | ||
1.新型铁氮掺杂介孔生物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蛋白核小球藻粉与铁盐溶液或含铁有机物溶液混合并超声震荡,得到混合物;
B、再将步骤A所获得的混合物在80℃~100℃条件下干燥,得到干燥产物;
C、然后将干燥产物放在管式电炉中,并在惰性气氛下热解,得到催化剂初样;
D、将热解后得到的催化剂初样经过球磨机研磨后,再用盐酸清洗,获得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铁氮掺杂介孔生物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盐溶液为氯化铁、氯化亚铁或柠檬酸铁;含铁有机物溶液为二茂铁或者酞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铁氮掺杂介孔生物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蛋白核小球藻粉与铁盐溶液或含铁有机物溶液中的铁元素的质量比为28~32:5.04~6.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铁氮掺杂介孔生物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解的方法是:将干燥的样品放置于高温管式电炉中,抽真空和填充氮气,之后以3℃~5℃/分钟的速率升温至300℃,然后以8℃~10℃/分钟的速率升温至900℃,在氮气氛围下碳化2~2.5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待炉温降至100℃以下取出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铁氮掺杂介孔生物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球磨机研磨时间为10~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13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